1.综合题- (共1题)
1.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大理石和100ml某稀盐酸反应制CO2 ,产生CO2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产生CO2速率最快的为____段(选填“OE”、“EF”或“FG”),若该段内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O2 448mL,所用时间为2min,该段时间内用HCl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则速率为_____,(忽略反应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2)对于反应2A2+B2=2A2B,已知A2、B2、A2B的键能如下表: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选项是_______(填字母)。
(1)用大理石和100ml某稀盐酸反应制CO2 ,产生CO2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产生CO2速率最快的为____段(选填“OE”、“EF”或“FG”),若该段内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O2 448mL,所用时间为2min,该段时间内用HCl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则速率为_____,(忽略反应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将大理石换用碳酸钙粉末 | B.加入K2SO4溶液 | C.升高温度 |
D.加入NaCl固体 | E.增大盐酸的浓度 |
化学键 | A-A | B=B | A-B |
键能/kJ/mol | 236 | 406 | 163 |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选项是_______(填字母)。

2.推断题- (共2题)
2.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B、C、D、E同周期,B、A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短周期中,B原子半径最大,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1)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D与E可形成分子式为D2E2的物质,该物质为浅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添加剂。则D2E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
(3)B、C、D、E、A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甲的形成过程________;
(5)C元素的单质能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1)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D与E可形成分子式为D2E2的物质,该物质为浅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添加剂。则D2E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
(3)B、C、D、E、A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甲的形成过程________;
(5)C元素的单质能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
在下述转化关系中,已知B、D都是淡黄色固体,且A与D为单质,并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试回答:

(1) G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B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3)写出B +水→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4)B和E反应也可生成H,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 G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B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3)写出B +水→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4)B和E反应也可生成H,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单选题- (共11题)
4.
某种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公共汽车已在北京街头出现。下列有关该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在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 |
C.氢氧燃料电池不仅能量转化率高,而且产物是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
D.氢氧燃料电池中H2和O2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变为电能 |
5.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
B.AgCl是还原产物 |
C.正极反应式为Ag+Cl-+e-=AgCl |
D.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
7.
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烷烃同系物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递变到液态,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则为固态 |
B.烷烃同系物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逐渐增大 |
C.烷烃同系物都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
11.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 r溶液的H+的浓度也是0.01 mol·L–1,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有机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
C.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 D.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
12.
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
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 |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 |
D.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
13.
利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 ![]() | ![]() | ![]() 置于光亮处 |
A、探究氧化性:Cl2>Br2>I2 | B、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C、验证非金属性: Cl>C>Si | D、验证甲烷和氯气能发生反应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2题)
15.
按要求填空:
(1)某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电解质溶液中的NO3-向__________电极移动;(写出电极材料的名称)
(2)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的热量。
①若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填“>”“<”或“=”)572 kJ;
②每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4)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其设计成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1)某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电解质溶液中的NO3-向__________电极移动;(写出电极材料的名称)
(2)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的热量。
①若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填“>”“<”或“=”)572 kJ;
②每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4)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其设计成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16.
按要求填空:
(1)有下列几种物质
①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
②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
③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
④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某烃,
①则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
②它存在多种结构,其沸点最低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1)有下列几种物质
A.金刚石和石墨 | B.C2H4和C2H6 | C.C2H6和C5H12 |
D.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 E.35Cl和37Cl |
②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
③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
④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某烃,
①则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
②它存在多种结构,其沸点最低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7.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在 U 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形管活塞,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T形管活塞;
③在盛有1.0 g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试回答: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则1mol Ca(OH)2 能量_______1mol CaO与1molH2O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4)若该实验中 CaO 换成 NaOH,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______(填“能” 或“否”)。

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在 U 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形管活塞,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T形管活塞;
③在盛有1.0 g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试回答: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则1mol Ca(OH)2 能量_______1mol CaO与1molH2O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4)若该实验中 CaO 换成 NaOH,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______(填“能” 或“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