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某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和D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D能跟碳酸氢钠反应,F有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图所示)。重复操作2-3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D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管1中装药品的顺序为先取__________(填“B”、“D”、“浓硫酸”,下同),再加入_______________,最后加入____________。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图所示)。重复操作2-3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D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管1中装药品的顺序为先取__________(填“B”、“D”、“浓硫酸”,下同),再加入_______________,最后加入____________。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是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硼酸(H3BO3)的酸性_________(填“>” 或“<”)碳酸(H2CO3)的酸性,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NH3的还原性_________(填“>” 或“<”)PH3的还原性。
(5)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一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写出这种物质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H | | | | | | | He |
Li | Be | B | C | N | O | F | Ne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Ar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是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硼酸(H3BO3)的酸性_________(填“>” 或“<”)碳酸(H2CO3)的酸性,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NH3的还原性_________(填“>” 或“<”)PH3的还原性。
(5)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一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写出这种物质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1题)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C和14C互为同位素 |
B.甲烷与正丁烷(CH3CH2CH2CH3)互为同系物 |
C.二氧化碳和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 |
D.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
4.
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H2+HCl![]() |
B.CH2=CH2+Br2―→CH2BrCH2Br |
C.CH≡CH+H2![]() |
D.CaO+CO2=CaCO3 |
10.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Z>Y |
11.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
13.
2014年1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形势”。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
B.大量开采化石原料,以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 |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
4.填空题- (共1题)
14.
①
与
;②O2与O3;③正丁烷(CH3CH2 CH2 CH3)与异丁烷
;④甲烷(CH4)与丙烷(C3H8)。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5.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即可证明。请写出一种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即可证明。请写出一种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