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已知烃A 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A 、B 中官能团的名称和化学式_____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B中含有少量H2O,可加入_____________蒸馏除去。
(4)D与少量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乙醇能发生如下脱水反应:CH3CH2OH+HOCH2CH3
CH3CH2OCH2CH3+ H2O,乙酸也能发生类似的脱水反应生成乙酸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A 、B 中官能团的名称和化学式__________;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B中含有少量H2O,可加入_____________蒸馏除去。
(4)D与少量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乙醇能发生如下脱水反应:CH3CH2OH+HOCH2CH3

2.单选题- (共20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
B.C2H4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
C.![]() |
D.羟基的电子式为![]() |
4.
下面操作不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取绿豆大的钠分别加入水和乙醇中 | 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 |
B | 取绿豆大的钠与钾分别投入水中 | 证明钾的金属性强于钠 |
C | 将石蜡油在催化作用下,加强热产生的气 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 证明产物不都是烷烃 |
D | 将乙烯通入水中无现象 | 证明乙烯不与水反应 |
A.A | B.B | C.C | D.D |
6.
苯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下列说法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①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 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 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 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①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 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 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 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⑤ |
7.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 |
B.可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
C.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四氯化碳、乙烯和环己烷 |
9.
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
11.
已知aA+、bB2+、cC-、dD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 B.离子半径:D>C>B>A |
C.原子序数:b>a>c>d | D.失电子能力:B>A,得电子能力:D>C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降低 |
B.砹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氯化氢 |
C.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D.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
16.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Z>Y |
17.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
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
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
18.
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
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
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
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可防止电池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
D.居室污染主要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
21.
2014年1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形势”。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
B.大量开采化石原料,以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 |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23.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1)~(4)小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5)~(7)小题按题目要求回答。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
(2)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________。
(3)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4)A和D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
(5)画出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6)用电子式表示B和H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
(7)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族 周期 | I A | Ⅱ A | Ⅲ A | Ⅳ A | Ⅴ A | Ⅵ A | Ⅶ A | O |
1 | A | | | | | | | |
2 | | | | D | E | | G | I |
3 | B | | C | | F | | H | |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
(2)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________。
(3)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4)A和D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
(5)画出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6)用电子式表示B和H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
(7)写出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24.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Il.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III.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IV....
(1) 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IV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过程III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半径逐渐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Il.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III.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IV....
(1) 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IV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过程III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半径逐渐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