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局部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和为47:
(1)X、Y、Z、W的元素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所有问题均用元素符号回答);
(2)X和Y的化合物中的两种微粒均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将该化合物的固体溶于足量W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中,生成两种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生成的两种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的氧化物为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两性、不成盐)氧化物,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X | |
Y | | Z | | | W |
(1)X、Y、Z、W的元素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所有问题均用元素符号回答);
(2)X和Y的化合物中的两种微粒均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将该化合物的固体溶于足量W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中,生成两种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生成的两种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的氧化物为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两性、不成盐)氧化物,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单选题- (共18题)
10.
锗(Ge)是第四周期第ⅣA元素,处于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 B.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
C.锗是一种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 D.锗酸(H4GeO4)是易溶于水的强酸 |
15.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错误的是 ( )
A. 半径:F—>Na+>Mg2+>Al3+
B. 沸点:H2O<H2S<H2Se
C. 酸性:HClO4>H2SO4>H3PO4
D. 熔点:SiO2>NaCl>CO2
A. 半径:F—>Na+>Mg2+>Al3+
B. 沸点:H2O<H2S<H2Se
C. 酸性:HClO4>H2SO4>H3PO4
D. 熔点:SiO2>NaCl>CO2
16.
某同学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果偏低,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
B.加热温度太高导致产物变成黑色粉末 |
C.加热后容器放在空气中冷却 |
D.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失 |
3.实验题- (共1题)
20.
为测定某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仅含杂质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称量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样品放在_________(仪器名)中灼烧,在_________(仪器名)中冷却;
(3)实验中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4)灼烧后的样品若在空气中冷却,会造成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已知该样品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0.800,则本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
(6)将灼烧后的样品加足量稀硫酸溶解,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毫升(按碳酸氢钠质量分数0.800计算)。

(1)称量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样品放在_________(仪器名)中灼烧,在_________(仪器名)中冷却;
(3)实验中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4)灼烧后的样品若在空气中冷却,会造成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已知该样品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0.800,则本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
(6)将灼烧后的样品加足量稀硫酸溶解,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毫升(按碳酸氢钠质量分数0.800计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