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某气态烃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和D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D能跟碳酸氢钠反应,F有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图所示)。重复操作2~3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1中装入药品后加热。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试管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A的结构式为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图所示)。重复操作2~3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1中装入药品后加热。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试管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2.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C.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的官能团相同 |
3.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4.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1所示装置可实现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 |
B.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Na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液 |
C.图3是原电池装置,有明显的电流 |
D.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
6.
化学与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超环(人造太阳)使用的2H、3H与1H互为同位素 |
B.明矾能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
C.“华为P30pro”手机中麒麟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 |
D.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吊绳,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3.填空题- (共1题)
7.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欲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取样,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_____,该过程的现象为___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_____、灼烧、冷却、称量。
(5)若实验中铁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取样,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_____,该过程的现象为________。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_____、灼烧、冷却、称量。
(5)若实验中铁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