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340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工业流程(共1题)

1.
有机物F(Bisphenol A dimethacrylate)是一种交联单体。合成F的一种路线如图:

已知:①+HCN
②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C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④E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
⑤1 mol F最多可与4 mol NaOH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B→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C与E反应生成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萘环()结构,萘环上只有1个取代基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8组峰的是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A经如下步骤可合成环己烯甲酸:,反应2所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2题)

2.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Y、W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Z
B.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4,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W
C.W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Z的氢化物的沸点
D.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3.
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W、Z核外电子数之和是X核外电子数的2倍,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质子数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B.原子半径:X>Y>Z
C.该新化合物中的Y元素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Z两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3.综合题(共1题)

4.
(I)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回答下列问题:
 
 
W
X
 
Y
 
 
 
Z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X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
(3)Y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工业生产Y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向盛有3 mL鸡蛋清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II)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
③CO2(g)+H2(g)CO(g)+H2O(g)ΔH3
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H—H
C—O

(CO中的化学键)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5)由此计算ΔH1=__kJ·mol1,已知ΔH2=-58kJ·mol1,则ΔH3=__kJ·mol1

4.单选题(共4题)

5.
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应远离烟草。烟草和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有毒物质,其中剧毒物尼古丁的结构简式如图乙所示,致癌物质苯并吡的结构如图甲所示,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A.尼古丁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尼古丁分子中的C、N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C.苯并吡的分子式为C20H12
D.苯并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
过量饮酒易引起酒精中毒,中毒原理为乙醇被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氧化成对人体有极大毒性的乙醛,中毒严重者有生命危险。下列醇类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有几个①甲醇②1-­丙醇③环己醇④2­-甲基­-2-­丙醇⑤2,2­-二甲基­-1-­丙醇⑥乙二醇
A.2个B.3个C.4个D.5个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B.用K2FeO4处理自来水,既可杀菌消毒又可除去悬浮杂质
C.蒸馏法是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D.黏土既是制水泥的原料又是制陶瓷的原料
8.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要杜绝使用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5.实验题(共3题)

9.
AlCl3易水解。某同学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装置作用是除去多余氯气,防止空气污染
B.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人D和E中
C.B中试剂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
10.
根据下列实验所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B
将铝片分别投入浓、稀硝酸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强
C
将Ag2SO4微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饱和Ba(HSO3)2溶液和品红溶液,依次出现白色沉淀和溶液褪色的现象
Ag2SO4分解的生成物中一定有SO3和SO2
D
向NaI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苯,振荡、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I还原性强于Cl
 
A.AB.BC.CD.D
11.
足量锌与一定量浓H2SO4充分在加热下反应生成会SO2和H2的混合气体。现有甲乙两研究小组分别实验探究:
(1)甲研究小组按下图实验验证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物中含有SO2和H2。取一定量的Zn置于b中,向a中加入100mL 18mol·L1的浓硫酸,经过一段时间,恰好完全反应。

①填写仪器名称:c___________。
②实验开始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请回答如何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___________。
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S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④U型管G的作用为__________。
⑤有同学认为A、B间应增加图中的甲装置,该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
⑥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F增重18.0g,计算实验开始时加入的Zn的质量为________g。你认为实际消耗Zn的质量应比计算值____________。(填“大”、“小”或“相同”)
(2)乙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及能量的变化,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时,从断开K开始,每间隔1分钟,交替断开或闭合K,并连续计数每1分钟内从a管流出的水滴数,得到的水滴数如下表所示:
1分钟水滴数(断开K)
34
59
86
117

102
1分钟水滴数(闭合K)
58
81
112
139

78
 
分析反应过程中的水滴数,请回答:
由水滴数58>34、81>59,说明在反应初期,闭合K时比断开K时的反应速率快,主要原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推断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