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3H38O7 |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能发生加成、取代、酯化、水解反应 |
D.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可消耗Br2 2 mol |
A.CH3OH和C2H4O2 | B.C8H10和C4H10 |
C.C2H4和C2H4O | D.C8H8和C4H8O3 |
A.棉花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相同 |
B.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均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C.乙酸乙酯和油脂互为同系物 |
D.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

A.与苯的结构相似,性质也相似 ![]() | B.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C.易发生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 ![]() | D.该物质极易溶于水 |
A.因为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它们都能使溴水褪色 |
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 |
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
D.乙酸乙酯或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
A.纤维素的水解产物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生成红色沉淀 |
B.正戊烷和环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 |
D.在稀硫酸存在下,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A.棉线和蚕丝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
B.CH3CH2CH2CH3和CH3CH(CH3)2互为同分异构体 |
C.1 mol 甲烷和1 mol 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 mol CH3Cl |
D.乙酸乙酯中含有的杂质乙酸可用NaOH溶液除去 |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
D.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
2.选择题- (共7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答题纸上。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下列小题。
【甲】九曲风涛的黄河,由内蒙草原掉头向南,辟开黄土高原,直泻华夏腹地,浩浩荡荡的大河将这胜地分为河西与河东,成为秦地与晋域的天然分界。
【乙】黄河以她金色的乳、旋转的浆,溉泽着永济这片丰土吉壤。位于河东的永济,南傍中条山。名山藏古寺,胜地多道观。中条山中那星罗棋布的名庵古刹分明在告诉我,中条山和山中那造物主的杰作五老峰,是多么的(①雄奇秀丽 ②栩栩如生)。
【丙】晋代郦道元《水经注》中对五老峰褒扬有加:“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 中条山中多清泉流溪,那清粼粼碧玉般的泉水,是大山梳(zhuāng)的明镜;那条条流溪里柔美舒展的涟漪叮咚作响,是奇峰怀抱里拨动的琴弦。驻足其间,大自然的景色不禁令人(①叹为观止②流连忘返)。永济城西,有蒲津渡遗址。就在这遗址旁,还深埋过连当今六岁稚童也知晓的名楼——鹳雀楼。
【丁】一代诗翁王之涣登临鹳雀楼,即兴吟诵的那首妇孺皆知的五言绝句,仍令今人怀着“欲穷千里目”的憧憬,去进行心灵的登高。
(取材于李存葆《飘逝的绝唱》)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答题纸上。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下列小题。
【甲】九曲风涛的黄河,由内蒙草原掉头向南,辟开黄土高原,直泻华夏腹地,浩浩荡荡的大河将这胜地分为河西与河东,成为秦地与晋域的天然分界。
【乙】黄河以她金色的乳、旋转的浆,溉泽着永济这片丰土吉壤。位于河东的永济,南傍中条山。名山藏古寺,胜地多道观。中条山中那星罗棋布的名庵古刹分明在告诉我,中条山和山中那造物主的杰作五老峰,是多么的(①雄奇秀丽 ②栩栩如生)。
【丙】晋代郦道元《水经注》中对五老峰褒扬有加:“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 中条山中多清泉流溪,那清粼粼碧玉般的泉水,是大山梳(zhuāng)的明镜;那条条流溪里柔美舒展的涟漪叮咚作响,是奇峰怀抱里拨动的琴弦。驻足其间,大自然的景色不禁令人(①叹为观止②流连忘返)。永济城西,有蒲津渡遗址。就在这遗址旁,还深埋过连当今六岁稚童也知晓的名楼——鹳雀楼。
【丁】一代诗翁王之涣登临鹳雀楼,即兴吟诵的那首妇孺皆知的五言绝句,仍令今人怀着“欲穷千里目”的憧憬,去进行心灵的登高。
(取材于李存葆《飘逝的绝唱》)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