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用铜片、石墨作电极,电解KI溶液制取CuI。为确认反应情况,通电前在溶液中又加入了少量的酚酞试液和淀粉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沉淀,同时阴极区溶液变红,阳极区溶液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铜片做阴极,石墨做阳极 ②铜片做阳极,石墨做阴极
③阳极有氧气生成 ④阴极有氢气生成
⑤白色沉淀在阳极附近生成 ⑥白色沉淀在阴极附近生成
⑦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2Cu+4I--4e-===2CuI↓+I2,碘遇淀粉变蓝
⑧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4OH--4e-===2H2O+O2↑,O2将I-氧化为I2,碘遇淀粉变蓝
①铜片做阴极,石墨做阳极 ②铜片做阳极,石墨做阴极
③阳极有氧气生成 ④阴极有氢气生成
⑤白色沉淀在阳极附近生成 ⑥白色沉淀在阴极附近生成
⑦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2Cu+4I--4e-===2CuI↓+I2,碘遇淀粉变蓝
⑧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4OH--4e-===2H2O+O2↑,O2将I-氧化为I2,碘遇淀粉变蓝
A.只有②④⑤⑦ | B.只有①④⑥⑦ | C.只有②③⑤⑧ | D.只有①③⑥⑧ |
2.
某化学小组欲探究①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②某CuO和Cu混合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及预期结论合理的是( )
| 探究 | 方案 | 结论 |
A | ① | 取2mL溴乙烷,加入适量NaOH水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 溴乙烷中的溴变成了Br-,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
B | ① | 取2mL溴乙烷,加入适量NaOH乙醇溶液,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 | 反应生成乙烯,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 |
C | ② | 称取质量为m1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强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m2 | CuO的质量分数为:![]() |
D | ② | 称取质量为m1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硝酸中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残留固体质量为m2 | CuO的质量分数为:![]() |
A.A | B.B | C.C | D.D |
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铁酱油”可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
C.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可以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 |
D.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份是聚氯乙烯 |
2.选择题- (共2题)
3.实验题- (共1题)
6.
某化学小组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图(夹持仪器略):

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
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1)盐酸与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欠缺,该欠缺是______________。
(3)在欠缺已经得到改正的方案下,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应是_________;最终产生氢气体积的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5)通过比较起始反应的速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6)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请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
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1)盐酸与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欠缺,该欠缺是______________。
(3)在欠缺已经得到改正的方案下,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应是_________;最终产生氢气体积的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5)通过比较起始反应的速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6)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请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