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工业上以粗铜为原料采取如图所示流程制备硝酸铜晶体:

(1)在步骤a中,还需要通入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在保温去铁的过程中,为使Fe3+沉淀完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根据下表数据,溶液的pH应保持在______________范围。若调节溶液的pH=4,此时,溶液中c (Fe3+) =________。[已知该条件下,Fe(OH)3的KSP= 4.0×10-36 ]

(3)不用加水的方法调节溶液p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进行蒸发浓缩时,要加适量的硝酸以保持溶液一定的c(H+),其目的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常利用硝酸铜溶液电镀铜,电镀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1)在步骤a中,还需要通入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在保温去铁的过程中,为使Fe3+沉淀完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根据下表数据,溶液的pH应保持在______________范围。若调节溶液的pH=4,此时,溶液中c (Fe3+) =________。[已知该条件下,Fe(OH)3的KSP= 4.0×10-36 ]

(3)不用加水的方法调节溶液p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进行蒸发浓缩时,要加适量的硝酸以保持溶液一定的c(H+),其目的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常利用硝酸铜溶液电镀铜,电镀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E原子的电子层数是A的3倍;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两倍;D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D元素与氟元素相比,电负性:D_______________F(填“>”、“=”或“<”)。
(4)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该晶体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l mol B2A2分子中含
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

(5)光谱证实单质E与强碱溶液反应有[E(OH)4]—生成,则[E(OH)4]—中存在____________。
a.共价键 b.配位键 c.σ键 d.π键
(1)E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D元素与氟元素相比,电负性:D_______________F(填“>”、“=”或“<”)。
(4)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该晶体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l mol B2A2分子中含


(5)光谱证实单质E与强碱溶液反应有[E(OH)4]—生成,则[E(OH)4]—中存在____________。
a.共价键 b.配位键 c.σ键 d.π键
3.单选题- (共2题)
4.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
B.汽油、煤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
C.乙烯、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D.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都可以在人体中发生水解 |
4.选择题- (共1题)
5.实验题- (共1题)
6.
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性质。
(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___。
(2)该小组为研究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他们控制KI溶液的浓度和MnO2固体的质量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该小组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欲探究MnO2的催化效果,需要用30%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配制浓度3%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100mL。其配制方法是:用量筒量取___30%H2O2溶液放入____(填仪器名称)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
(4)在实验时,某同学把1滴KI溶液误滴入到过量的5 mL 3%的H2O2溶液中,发现产生了大量气泡。该小组查阅到KI与H2O2可发生如下反应:2KI+H2O2=KOH+I2,认为有可能是反应产物I2起了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该假设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干燥的氯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填序号)。
a.长颈漏斗 b.圆底烧瓶 c.温度计 d.酒精灯 e.洗气瓶 f.烧杯
(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___。
A.把MnO2固体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B.把MnO2固体加入到FeCl3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C.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

该小组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欲探究MnO2的催化效果,需要用30%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配制浓度3%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g/cm3)100mL。其配制方法是:用量筒量取___30%H2O2溶液放入____(填仪器名称)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
(4)在实验时,某同学把1滴KI溶液误滴入到过量的5 mL 3%的H2O2溶液中,发现产生了大量气泡。该小组查阅到KI与H2O2可发生如下反应:2KI+H2O2=KOH+I2,认为有可能是反应产物I2起了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该假设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干燥的氯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填序号)。
a.长颈漏斗 b.圆底烧瓶 c.温度计 d.酒精灯 e.洗气瓶 f.烧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