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4.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 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①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 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2.单选题- (共7题)
6.
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无色溶液时,有如下实验现象:阳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阴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Na+、Ba2+、NO3-、Cl- B. H+、Mg2+、Na+、SO42-
C. CO32-、K+、Cl-、Na+ D. Fe2+、NO3-、SO42-、Na+
A. Na+、Ba2+、NO3-、Cl- B. H+、Mg2+、Na+、SO42-
C. CO32-、K+、Cl-、Na+ D. Fe2+、NO3-、SO42-、Na+
7.
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①Cu(s)+2H+(aq)=Cu2+(aq)+H2(g) △H=+64.39kJ·mol-1
②2H2O2(l)=2H2O(l)+O2(g) △H=-196.46kJ·mol-1
③2H2(g)+O2(g)=2H2O(l) △H=-285.84kJ·mol-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铜可以溶解于稀盐酸与H2O2的混合溶液
B. 铜溶解于酸性双氧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H2O2(l)+2H+(aq)=Cu2+(aq)+2H2O(l) △H= -319.68 kJ·mol-1
C. 反应①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D. 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溶解铜比用浓硫酸溶解铜环保
①Cu(s)+2H+(aq)=Cu2+(aq)+H2(g) △H=+64.39kJ·mol-1
②2H2O2(l)=2H2O(l)+O2(g) △H=-196.46kJ·mol-1
③2H2(g)+O2(g)=2H2O(l) △H=-285.84kJ·mol-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铜可以溶解于稀盐酸与H2O2的混合溶液
B. 铜溶解于酸性双氧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H2O2(l)+2H+(aq)=Cu2+(aq)+2H2O(l) △H= -319.68 kJ·mol-1
C. 反应①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D. 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溶解铜比用浓硫酸溶解铜环保
8.
新余市前卫化工有限公司2010年10月9日下午5时左右发生马来酸酐气体泄露事件,其结构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马来酸酐分子式C4H2O3
B. 马来酸酐能使溴水褪色
C. 马来酸酐经水解得到的马来酸有两种异构体
D. 1mol马来酸酐最多能消耗1molNaOH

A. 马来酸酐分子式C4H2O3
B. 马来酸酐能使溴水褪色
C. 马来酸酐经水解得到的马来酸有两种异构体
D. 1mol马来酸酐最多能消耗1molNaOH
9.
下列有关叙述所指的“反应”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 苯酚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发生的显色反应 B. 用铂丝蘸取硫酸钠溶液灼烧发生的焰色反应
C. 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的颜色反应 D. 纤维素、淀粉发生的水解反应
A. 苯酚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发生的显色反应 B. 用铂丝蘸取硫酸钠溶液灼烧发生的焰色反应
C. 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的颜色反应 D. 纤维素、淀粉发生的水解反应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0;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A、E同主族,B、C、D同周期相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见化合物E2D2与水反应生成D的单质,同时生成的化合物溶于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 C的氢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得到的产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 D与A、B、C、E分别结合均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D.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A~E的顺序依次增大
A. 常见化合物E2D2与水反应生成D的单质,同时生成的化合物溶于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 C的氢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得到的产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 D与A、B、C、E分别结合均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D.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A~E的顺序依次增大
11.
在2010年4月召开的首届世界核安全峰会上,******倡导各成员国未来应安全、合理地开发利用核能。
是核反应堆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的中子数为235 B.
和
是同一种核素
C.
处在第六周期 D. 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要求

A.



C.

12.
下列转化过程中,物质颜色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白色 B. 纯铁丝在纯氧中燃烧:黑色→红色
C. 加热溶有SO2的酚酞溶液:无色→红色 D. 常温下NO接触空气:无色→红棕色
A.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白色 B. 纯铁丝在纯氧中燃烧:黑色→红色
C. 加热溶有SO2的酚酞溶液:无色→红色 D. 常温下NO接触空气:无色→红棕色
3.实验题- (共1题)
13.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CuC12溶液的实验。实验时,在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阳极上方的淀粉KI试纸不变色,同时,铁棒逐渐溶解;阴极碳棒上有红、白两种颜色的固体析出。同学们对阴、阳两极的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1)阳极产物探究。
根据实验现象,同学们对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包括: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产物探究:
结论与解释:
①白色物质为____________。
②某学生收集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并装入试管中,滴入稀HNO3,写出白色物质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阳极产物探究。
根据实验现象,同学们对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包括: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产物探究:
查阅资料 | 铜和铜的化合物中Cu、Cu2O为红色,CuCl、CuBr、CuI为白色,它们在水中均不溶,且稳定存在。 |
探究实验 | 取出阴极碳棒,并将其干燥,然后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性能良好)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 现象:碳棒上红色物质依然存在;白色物质变为红色;无水硫酸铜仍为白色;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 |
结论与解释:
①白色物质为____________。
②某学生收集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并装入试管中,滴入稀HNO3,写出白色物质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