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运动状态,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C、D未成对电子数比为1:3:1。E有“生物金属”之称,E4+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五种元素所形成的XY3型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其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依次为____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与C同周期但不同区的金属元素有___种。
(3)B与D形成的以D为中心三原子分子中,B的质量分数约为47%,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
(4)E的一种氧化物M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M的化学式为_____,该晶体中氧原子的配位数为___。
(5)下列晶体的堆积方式与E的单质晶体的堆积方式相同的有_______。
①Po ②Zn ③Ag ④K
(6)B可形成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在水中溶解度更大的是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五种元素所形成的XY3型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其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依次为____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与C同周期但不同区的金属元素有___种。
(3)B与D形成的以D为中心三原子分子中,B的质量分数约为47%,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
(4)E的一种氧化物M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M的化学式为_____,该晶体中氧原子的配位数为___。
(5)下列晶体的堆积方式与E的单质晶体的堆积方式相同的有_______。
①Po ②Zn ③Ag ④K
(6)B可形成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在水中溶解度更大的是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2题)
3.实验题- (共1题)
4.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探究一定温度下(实验时实际的环境温度)使铁钝化的硝酸的最低浓度。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5。0mL(质量分数为65%,
密度为1。4g/mL)。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②将铜丝和铁丝同时插入浓硝酸中,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先指向铜丝,但又迅速反转(只需1—2s)指向铁丝一端。
③用盛有5。0mL蒸馏水的注射器向具支试管内加水,并注视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在指针恰好发生反转又指向铜丝时停止
实验,记录此时已注入的水的体积。
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装置中仪器a因其作用而称为____;指针指向铁丝时,铁丝为___极(填“正”或“负”)
(2)65%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在未注水前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T1_______T2(填“>”、“<”或“=”)
(4)在本实验温度下,使铁钝化的硝酸最低浓度为_____%;利用本实验数据判断,若以45%的硝酸进行实验(不再注水),则电流表的指针应指向_____电极(填“铁”或“铜”)
(5)该实验装置上的不足是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5。0mL(质量分数为65%,
密度为1。4g/mL)。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②将铜丝和铁丝同时插入浓硝酸中,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先指向铜丝,但又迅速反转(只需1—2s)指向铁丝一端。
③用盛有5。0mL蒸馏水的注射器向具支试管内加水,并注视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在指针恰好发生反转又指向铜丝时停止
实验,记录此时已注入的水的体积。
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实验温度(℃) | 注入水的体积(mL) |
1 | 17。2 | 2。4 |
2 | T1 | 2。5 |
3 | T2 | 2。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装置中仪器a因其作用而称为____;指针指向铁丝时,铁丝为___极(填“正”或“负”)
(2)65%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在未注水前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T1_______T2(填“>”、“<”或“=”)
(4)在本实验温度下,使铁钝化的硝酸最低浓度为_____%;利用本实验数据判断,若以45%的硝酸进行实验(不再注水),则电流表的指针应指向_____电极(填“铁”或“铜”)
(5)该实验装置上的不足是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