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流程- (共1题)
1.
(14分)金属钛被称为铁和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常见化合价为+4。它是空间技术、航海、化工、医疗上不可缺少的材料。
Ⅰ.工业上用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备金属钛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

(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 6C + 7Cl2
2FeCl3+ 2TiCl4+ 6CO,还原剂是 。
(2)步骤②分离出TiCl4的方法,利用了TiCl4与FeCl3 的不同。
(3)步骤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氩气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绿色化学提倡物料循环。以上流程中,可用于循环的物质除Cl2、Mg外,还有____________。
II. 工业上也可用TiO2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先将TiO2氯化为TiCl4,再还原得到Ti。
(5)氯化反应TiO2(s) +2Cl2(g)
TiCl4(l) + O2(g) 无法自发正向进行,在反应器中加入碳,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顺利进行。试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往氯化反应器中加碳的原因: 。
方法二:以熔融盐为电解液电解TiO2获得Ti。其中,碳块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O2ˉ– 4eˉ=O2↑;TiO2作阴极,被还原。
(6)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7)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中加入碳块的原因是 。
Ⅰ.工业上用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备金属钛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

(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 6C + 7Cl2

(2)步骤②分离出TiCl4的方法,利用了TiCl4与FeCl3 的不同。
(3)步骤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氩气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绿色化学提倡物料循环。以上流程中,可用于循环的物质除Cl2、Mg外,还有____________。
II. 工业上也可用TiO2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先将TiO2氯化为TiCl4,再还原得到Ti。
(5)氯化反应TiO2(s) +2Cl2(g)

方法二:以熔融盐为电解液电解TiO2获得Ti。其中,碳块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O2ˉ– 4eˉ=O2↑;TiO2作阴极,被还原。
(6)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7)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中加入碳块的原因是 。
2.推断题- (共2题)
2.
(13分)
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具有质轻、频率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已知A为某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的单体,其转化关系如下:

(1)D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根据系统命名法,F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4)E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写字母标号)
(5)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____________种。
(6)G的结构简式为 。
(7)一定条件下,E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具有质轻、频率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已知A为某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纤维的单体,其转化关系如下:

(1)D含有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根据系统命名法,F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4)E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写字母标号)
|
(5)F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____________种。
(6)G的结构简式为 。
(7)一定条件下,E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
A、D、E、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Y同族;A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D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原子在考古方面有重要应用。
(1)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
(2)钠、A和X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
(3)甲由A、E两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常温下甲是一种无色液体。
①甲是一种二元弱碱,写出其一级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已知每1mol甲参加反应有 4 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理含DX、YX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使两者反应,产物之一为单质Y。已知反应生成1 g Y固体单质时放出8.4 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0.050 mol YX2(g)和0.030 mol X2(g)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X2(g) +2YX2(g)
2YX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①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常数K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平衡时测得c(X2)=0.010 mol·Lˉ1。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YX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
(1)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
(2)钠、A和X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
(3)甲由A、E两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常温下甲是一种无色液体。
①甲是一种二元弱碱,写出其一级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已知每1mol甲参加反应有 4 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理含DX、YX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使两者反应,产物之一为单质Y。已知反应生成1 g Y固体单质时放出8.4 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0.050 mol YX2(g)和0.030 mol X2(g)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X2(g) +2YX2(g)

①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常数K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平衡时测得c(X2)=0.010 mol·Lˉ1。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YX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3题)
4.单选题- (共3题)
7.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本质是不同的 |
B.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C.聚氯乙烯塑料最适合用来做蔬菜、水果及熟食等的保鲜膜 |
D.等物质的量的CH4与Cl2恰好反应时,生成CH3Cl与HCl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为混合物 |
B.16O与18O互为同位素,且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
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
D.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下降 |
9.
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氢气中,发生反应:CuO+H2
Cu+H2O。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氢气进行上述实验:①一氧化碳、②稀硝酸、③稀盐酸、④乙醇,铜丝表面所观察到的现象、铜丝质量变化情况与上述实验完全相同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③④ | D.只有① |
5.实验题- (共1题)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采用下图装置甲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Ar(Cu),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图中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

(1)写出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连_____,b连____(填写连接的字母)。
(3)装置乙中第一个广口瓶内的溶液不能是(_____)
(4)在对硬质玻璃管里的氧化铜粉末加热前,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丙中广口瓶内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丙装置反应前后如下数据:样品质量为m1g、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m2g、反应前后U型管及其中固体质量差为m3g、反应前后洗气瓶及其中液体质量差为m4g。
①请选择理论上误差最小的一组数据计算Ar(Cu),Ar(Cu)=_____________。
②如果选用其他组数据进行计算,会导致Ar(Cu)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连_____,b连____(填写连接的字母)。
(3)装置乙中第一个广口瓶内的溶液不能是(_____)
| C.FeCl2与KSCN混合溶液 | ||
D.Na2SO3溶液 |
(4)在对硬质玻璃管里的氧化铜粉末加热前,需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丙中广口瓶内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丙装置反应前后如下数据:样品质量为m1g、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m2g、反应前后U型管及其中固体质量差为m3g、反应前后洗气瓶及其中液体质量差为m4g。
①请选择理论上误差最小的一组数据计算Ar(Cu),Ar(Cu)=_____________。
②如果选用其他组数据进行计算,会导致Ar(Cu)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推断题:(2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