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310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1题)

1.
下表中列出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信息,请推断后作答:
元素
有关信息
A
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 n m
B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C
原子半径为0.102 n m,其单质在A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按1∶1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E
原子半径为0.075 n 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组成一种盐X
 
(1)画出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写出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电子式_________
(2)盐X水溶液显____(填“酸”“碱”“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3)D2CA3的溶液与B的单质能发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已知E元素的某种氢化物Y与A2的摩尔质量相同。Y与空气组成的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该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右图是一个电解过程示意图。

假设使用Y-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的电源,铜片质量变化128g,则Y一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20%)_______________L

2.单选题(共2题)

2.
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其结构为,可用于制作香水。有关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mol该化合物可跟2 molH2 发生加成反应 B. 该化合物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5.5mol O2    D. 1 mol该化合物可与2mol Br2加成
3.
“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下列做法与这一目标不相符的是
A. 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 B. 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C. 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 D. 加大采矿的力度,获取更多资源

3.选择题(共1题)

4.

在心理咨询门诊部,一位女生说:“我总觉得同学们瞧不起我,是在故意孤立我。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我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更怕抛头露面,我真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4.实验题(共1题)

5.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尚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中成分共同作用,乙认为是只有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