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31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1题)

1.
已知:

(1)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_______(填序号)。
①氧化反应    ②还原反应 ③酯化反应
(2)已知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若要使R1CHO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R1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H3 ②  ③—CH═CH2
(3)某氯代烃A的分子式为C6H11Cl,它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结构分析表明E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且没有支链。
①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③写出D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属于二元醇;  b.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c.含有4个甲基;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nm
 
 
0.186
0.074
0.099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
其它
阳离子核外无电子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焰色反应呈黄色
 
 
 
 
(1)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3)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是上述部分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甲+乙→丙+水。若丙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选择题(共1题)

3.

“谁能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说话和办事,我们就选谁”。这是对来之不易的政治权利的珍惜,也是推进这种建设的具体行动 (   )

4.实验题(共1题)

4.
某同学用下面装置实现铜与浓、稀硝酸反应,过程如下:
I.取一段铜丝,用稀硫酸除去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II.将洗涤后的铜丝做成匝数较多的螺旋状。
III.按下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化学试剂。

(1)过程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Ⅱ将铜丝做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的后续操作如下:
①为使浓硝酸与铜丝接触.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红棕色气体较多时,轻抽注射器使反应停止,关闭a,取下注射器。
②换入另一注射器后,打开b和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充满稀硝酸时,关闭b打开a,可见无色气体产生。稀硝酸充满玻璃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表示为NOx。将该混合气体通人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时,x的取值范围应为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