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安徽省蚌埠市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30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3题)

1.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境保护等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用电解法制高铁酸盐(已知高铁酸盐在酸眭条件下不稳定),总反应式为:Fe+2H2O+20H-3H2↑+FeO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为阳极,H2SO4为电解液
B.铁为阴极,浓NaOH为电解液
C.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80H--6e-=====4H20+Fe042-
D.铁失去3mol电子可以在阴极得到33.6L氢气
2.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低碳生活的是
   
A.处理废弃塑料制品较为合理的方法是使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B.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实现资源的“3R”,即:减少消耗(fleduce)、增加重复使用(JReuse)、重复再生(:Recycle)
D.逐步推广天然气,代替石油和煤的使用
3.
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下成了Ca(HCO3)2的缘故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难打开,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形成“负压”的缘故
C.“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尾气处理,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转化或吸收
D.“雨后彩虹”、 “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有关

2.选择题(共3题)

4.

正方形ABCD边长8厘米,等腰直角三角形EFG的斜边GF长26厘米.正方形和三角形放在同一直线上如图,CF=10厘米.正方形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向右沿直线运动.

(1)第6秒时,三角形和正方形重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第几秒时,三角形和正方形重叠的面积是62平方厘米?

5.

正方形ABCD边长8厘米,等腰直角三角形EFG的斜边GF长26厘米.正方形和三角形放在同一直线上如图,CF=10厘米.正方形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向右沿直线运动.

(1)第6秒时,三角形和正方形重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第几秒时,三角形和正方形重叠的面积是62平方厘米?

6.

正方形ABCD边长8厘米,等腰直角三角形EFG的斜边GF长26厘米.正方形和三角形放在同一直线上如图,CF=10厘米.正方形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向右沿直线运动.

(1)第6秒时,三角形和正方形重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第几秒时,三角形和正方形重叠的面积是62平方厘米?

3.实验题(共1题)

7.
(1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结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提出质疑,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就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相关探究。
[一]提出猜想,请你完成猜想2、3。
猜想1、红色沉淀可能是Cu;
猜想2、  
猜想3、
[二]查阅资料:①Cu20属于碱性氧化物②Cu+在酸I生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三]制备红色沉淀:①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②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共热③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红色粉末
[四]红色沉淀成分探究: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三种方案:
方案Ⅰ:取该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Ⅱ:取该红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Ⅲ: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评价方案I和方案Ⅱ是否合理(填“是”或“否”),并完成相关反应方程式:
方案I: ,写出Cu20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Ⅱ: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际上,方案Ⅲ的装置尚存在明显的缺陷,应在A和B之问添加
(3)方案Ⅲ中,探究小组的同学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4)方案Ⅲ中,若要测定红色粉末的成分,需要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填序号)。
①反应前红色粉末与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 ②实验前干燥管的质量 ③实验后干
燥管的质量 ④硬质玻璃管的质量 ⑤锌粒质量 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