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304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0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C为金属元素。A、C原子序数之和等于E的原子序数,D与B同主族且D原子序数是B原子序数的2倍。AB2和DB2溶于水得到酸性溶液,C2D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制取C 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A的最低负价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__;C、D、E 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化合物C2D3中,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变质,生成一种单质,所得溶液呈强碱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2.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钙和铁粉常作食品干燥剂
B.二氧化硫有毒所以不能作食品防腐剂
C.碳酸钡不溶于水因此在医疗上用作钡餐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3.
根据相关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氯化钠发生状态变化时,一定会破坏离子键
C.物质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D.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4.
根据原子结构或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5Cl和37Cl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B.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溶胶
C.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等于其最高化合价
D.1 mol HCl分子和1 mol HF分子断键需要的能量前者大于后者
5.
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过量Na2CO3,过滤
B.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
D.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粉末,收集气体
6.
某阳离子为钠离子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的一种或几种,只取原溶液一次,便能一一检验其中存在的阴离子。下列加入试剂的顺序最合理的是
A.HCl、BaCl2、AgNO3B.Ba(NO3)2、AgNO3、HNO3
C.酚酞、Ba(NO3)2、AgNO3D.HNO3、Ba(NO3)2、AgNO3
7.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肯定不含I  ②肯定不含Cu2  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8.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稀盐酸,B为石灰石,C中盛CaCl2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1C1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若A为浓硝酸,B为铜屑,C中盛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变红色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
B.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3.选择题(共2题)

10.

10时零5分可以写成10:5。         (    )

11.

10时零5分可以写成10:5。         (    )

4.实验题(共2题)

12.
纳米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行业。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该产品。D中装有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可选用的药品有:a.石灰石 b.饱和氯化钙溶液 c.6 mol/L盐酸 d.氯化铵 e.氢氧化钙。

(1)A中制备气体时,所需药品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向C中通入气体有先后顺序,先通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5)检验D出口处是否有氨气逸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___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____方案更合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