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2.
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
③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④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⑤苯的邻位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⑥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
③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④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⑤苯的邻位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⑥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⑥ | D.①②④⑥ |
3.
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
①CaBr2+H2O
CaO+2HBr ②2HBr+Hg HgBr2+H2↑
③HgBr2+CaO HgO+CaBr2④2HgO
2Hg+O2↑
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制备




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制备
A.HBr | B.CaO | C.H2 | D.Hg |
2.选择题- (共3题)
5.
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
3.填空题- (共1题)
7.
(8分)有A、B、C、D、E五种烃,具有下列性质:①各取0.1mol分别充分燃烧,其中B、C、E燃烧所得的CO2均为4.48L(标准状况),A和D燃烧所得的CO2都是前三者的3倍;②在适宜条件下,A、B、C都能跟H2发生加成反应,其中A可以转化为D,B可以转化为C,C可以转化为E;③B和C都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A、D、E无此性质;④用铁屑作催化剂时,A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1)写出B与D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A与溴铁粉作催化剂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转化成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B与D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A与溴铁粉作催化剂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转化成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8.
(14分)某研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研究:

(1)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上图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2)根据实验条件判断,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3)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 ;在此条件下,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转化为Fe(OH)2的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4)若为了防止铁钉生锈,该小组同学想在铁钉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该金属最好是
A. 锡 B. 铜 C. 锌
(5)钢铁容易腐蚀,工业生产中常需对钢铁进行“发蓝”处理,以有效避免或减缓钢铁的腐蚀。所谓“发蓝”,就是在钢铁零件等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蓝黑色氧化膜。发蓝处理过程可表示如下:

①步骤Ⅲ用除锈液(15%的硫酸溶液)浸泡铁件的目的在于除去铁表面的铁锈,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检验经过步骤Ⅳ处理的铁件是否合格,常往成品表面滴上5%的硫酸铜溶液,如果成品不合格(即铁件表面有微小松孔,未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一段时间将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锈后的铁件在发蓝液(NaNO2、NaNO3及NaOH组成的混合液)中浸泡(步骤IV),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反应一:____Fe +____NaNO2 +___NaOH —____Na2FeO2 +____H2O +___NH3↑
反应二:8Fe+3NaNO3 + 5NaOH + 2H2O = 4Na2Fe2O4 + 3 NH3↑
反应三:Na2FeO2 + Na2Fe2O4 + 2H2O = Fe3O4 + 4NaOH
配平“反应一”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直接填在横线上)。若要循环使用发蓝液,从理论角度分析,需要往使用过的发蓝液中_________
A. 只需加入NaNO2 B. 只需加入NaNO2和NaNO3
C. 需要加入NaNO2、NaNO3和NaOH D. 不需加入任何物质而直接使用

(1)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上图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2)根据实验条件判断,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3)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 ;在此条件下,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转化为Fe(OH)2的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4)若为了防止铁钉生锈,该小组同学想在铁钉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该金属最好是
A. 锡 B. 铜 C. 锌
(5)钢铁容易腐蚀,工业生产中常需对钢铁进行“发蓝”处理,以有效避免或减缓钢铁的腐蚀。所谓“发蓝”,就是在钢铁零件等进行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蓝黑色氧化膜。发蓝处理过程可表示如下:

①步骤Ⅲ用除锈液(15%的硫酸溶液)浸泡铁件的目的在于除去铁表面的铁锈,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检验经过步骤Ⅳ处理的铁件是否合格,常往成品表面滴上5%的硫酸铜溶液,如果成品不合格(即铁件表面有微小松孔,未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一段时间将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锈后的铁件在发蓝液(NaNO2、NaNO3及NaOH组成的混合液)中浸泡(步骤IV),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反应一:____Fe +____NaNO2 +___NaOH —____Na2FeO2 +____H2O +___NH3↑
反应二:8Fe+3NaNO3 + 5NaOH + 2H2O = 4Na2Fe2O4 + 3 NH3↑
反应三:Na2FeO2 + Na2Fe2O4 + 2H2O = Fe3O4 + 4NaOH
配平“反应一”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直接填在横线上)。若要循环使用发蓝液,从理论角度分析,需要往使用过的发蓝液中_________
A. 只需加入NaNO2 B. 只需加入NaNO2和NaNO3
C. 需要加入NaNO2、NaNO3和NaOH D. 不需加入任何物质而直接使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