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小明同学从S+O2
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 | C.④⑤ | D.①②③⑤ |
2.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湿衣服晾在有太阳的地方比晾在没有太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 |
C.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构成新的分子 |
3.
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2 |
B.用10mL量筒量取7.5mL的水 |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6.7g |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
4.
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
B.为减少白色污染,应停止使用塑料、化纤等合成材料 |
C.科学合理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 |
D.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有助于人类防病治病、保障人体健康 |
2.选择题- (共7题)
3.实验题- (共1题)
12.
(10 分)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同学们都能解释红色固体物质的出现,请你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但却对气体的生成产生了疑问,这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S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较简单的检验方法是 。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过量的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甲、乙同学实验的结果表明气体中既不含O2也不含SO2。丙同学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气体是H2。
[实验探究]丙同学为了检验H2,收集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且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很小的声音。然后再将气体用带尖嘴的导管导出点燃且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气体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觉到发热。结论:铁粉与硫酸铜的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物质。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同学们都能解释红色固体物质的出现,请你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但却对气体的生成产生了疑问,这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S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较简单的检验方法是 。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过量的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甲、乙同学实验的结果表明气体中既不含O2也不含SO2。丙同学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气体是H2。
[实验探究]丙同学为了检验H2,收集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且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很小的声音。然后再将气体用带尖嘴的导管导出点燃且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气体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觉到发热。结论:铁粉与硫酸铜的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物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