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289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2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为6V并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4Ω 1A”.当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0.5A;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2.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blank#}1{#/blank#}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blank#}2{#/blank#}.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blank#}3{#/blank#}不同.

2.单选题(共2题)

3.
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在Na2SO3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 ,产生白色沉淀
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B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证明该气体是SO2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OH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测定NaOH溶液的pH
D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 0.01 mol/L的KMnO4 酸性溶液,再分别加入0.1 mol/L H2C2O4 溶液2 mL、0.2 mol/L H2C2O4 溶液2 mL, 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探究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A.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低处去
B.因为固体氯化钠溶解时热效应不大,所以可以在容量瓶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C.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氯化镁等杂质

3.实验题(共1题)

5.
(12分)用含少量铁的氧化铜制取氯化铜晶体(CuCl2·xH2O)。有如下操作:

已知:在pH为4~5时,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而此时Cu2+却几乎不水解。
(1)氧化剂A可选用_______(填编号,下同)
① Cl2     ② KMnO4 ③ HNO3 ④ H2O2
(2)要得到较纯的产品,试剂B可选用_______   
① NaOH    ② FeO ③ CuO ④Cu2(OH)2CO3
(3)试剂B的作用是______
① 提高溶液的pH ② 降低溶液的pH    ③ 使Fe3+完全沉淀   ④ 使Cu2+完全沉淀
(4)从滤液经过结晶得到氯化铜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按实验先后顺序选填编号)
① 过滤 ② 蒸发浓缩 ③ 蒸发至干 ④ 冷却
(5)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H2O)中x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称取m g晶体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为n g。
方案二:称取m g晶体、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n g。
试评价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方案是______,据此计算得x = 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