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
B.过滤、干馏、萃取、结晶都是混合物分离提纯中使用的物理方法 |
C.化学式为C5H10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D.化学式为C2H6O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2H5OH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
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
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
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
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谱法.
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
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
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
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
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谱法.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4.
乙酸分子甲基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叫羟基乙酸,现由羟基乙酸乙酯和苯乙烯组成的
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那么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那么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A.7.7% | B.8.6% | C.15.5% | D.无法计算 |
8.
某物质在质谱仪中的最大质荷比为62,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共有2组,红外吸收峰表明有O—H键和C—H键。下列物质符合的是 ( )
A.CH3COOH | B.CH3—O—CH2OH | C.CH2OHCH2OH | D.CH3—O—CH3 |
10.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 H4ClF3,就其结构来说,该有机物不可能是 ( )
A.含两个双键的链状化合物 | B.含一个双键的环状化合物 |
C.含一个三键的链状化合物 | D.只含—个双键的链状化合物 |
1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
B.乙苯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
D.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
2.选择题- (共7题)
3.多选题- (共1题)
2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
B.1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然后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一共需要氯气6mol |
C.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D.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
4.填空题- (共3题)
21.
(1)A(C4H6O2)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吸收峰,其峰面积之比满足3:2:1,A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则A的结构简式为
(2)已知B(C10H12O)的结构满足以下条件①含有苯环,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种吸收峰③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B的结构简式
(3)已知在柑橘、柠檬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且已知柠檬酸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取柠檬酸19.2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CO2和H2O分别为26.4 g和7.2 g,现对该物质进行质谱分析,可获得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可知柠檬酸分子中含有—COOH和—OH。请回答:
①通过计算,可获得柠檬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②再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发现有4个吸收峰,其峰面积之比为4∶2∶1∶1。综合以上信息,写出柠檬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柠檬酸与有机物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20的酯类物质。写出C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C10H12O)的结构满足以下条件①含有苯环,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种吸收峰③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B的结构简式
(3)已知在柑橘、柠檬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且已知柠檬酸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取柠檬酸19.2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CO2和H2O分别为26.4 g和7.2 g,现对该物质进行质谱分析,可获得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可知柠檬酸分子中含有—COOH和—OH。请回答:
①通过计算,可获得柠檬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②再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发现有4个吸收峰,其峰面积之比为4∶2∶1∶1。综合以上信息,写出柠檬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柠檬酸与有机物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20的酯类物质。写出C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芳香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A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D和E。B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F和H。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①苯酚既具有酸性,又可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②酯在NaOH加热的条件下可水解为对应的羧酸钠和醇。
R1COOR2
R1COONa+R2OH

(1)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有2种可能的结构,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和小粒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写出F与H在加热和浓H2SO4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5)写出F生成G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
(6)在B、C、D、F、G、I化合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苯酚既具有酸性,又可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②酯在NaOH加热的条件下可水解为对应的羧酸钠和醇。
R1COOR2


(1)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有2种可能的结构,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和小粒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写出F与H在加热和浓H2SO4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5)写出F生成G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
(6)在B、C、D、F、G、I化合物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3.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烃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烃A的一氯代物具有不同沸点的产物有________种。
(2)有机物
的系统名称是 ,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 。
(3)有机物
的系统名称是 ,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 。

烃A的一氯代物具有不同沸点的产物有________种。
(2)有机物

(3)有机物

5.实验题- (共1题)
24.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正丁醇 | 117.2 | 0.810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7 | 微溶 |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7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