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264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单选题(共1题)

1.
科学家们在研制一种吸气式的锂一空气电池,工作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在多孔金制成正极表面上反应.总反应可表示为2Li+O2Li2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多孔金制成的电极外接电源负极
B.放电时,吸收空气中22.4L的O2,就有2mol e从电池负极流出
C.放电时,Li+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D.该电池可使用含Li+的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2.选择题(共2题)

2.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3.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10N/kg,ρ=1.0×103kg/m3),求:

3.填空题(共3题)

4.
有机物H()是一种重要的香精素,有关合成路线如下:

(1)反应④的反应类型 ;F的结构简式    
(2)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A的名称是
(3)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满足以下条件:
①与E碳链结构相同: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五种氢:③能发生银镜反应。得到的有机产物酸化后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五元环状分子。
请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有关G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
b.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c.1molG物质完全燃烧耗8.5molO2
d.能与Na2CO3反应,不能与NaOH反应
5.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原予序数依次增火的四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
Y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Z
Z的基态原子价电于排布为nsn-1
W
W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红色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绿色的锈斑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
(2)与Z同周期且依次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与Z比较,三者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Y的氢化物在同族的氢化物中沸点反常,其原因是
(3)写出W的单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绿色锈斑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往X、Y与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三种氢,且数目比为1:2:3,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 。X、Y可以形成多种弱酸根离子,写出其中一种离子水解的的离子方程式
6.
磷酸铁锂(LiFePO4)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某企业利用富铁浸出液生成磷酸铁锂,开辟了处理硫酸亚铁废液一条新途径。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H2TiO3是种难溶于水的物质。
(1)钛铁矿用浓硫酸处理之前,需要粉碎,其目的是    
(2)TiO2+水解生成H2TiO3的离子方程式为
(3)加入NaCl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实验中,从溶液中过滤出H2TiO3后,所得滤液浑浊,应如何操作     
(5)为测定钛铁矿中铁的含量,某同学取经浓硫酸等处理的溶液(此时钛铁矿中的铁已全部转化为二价铁离子),采取KMnO4标准液滴定Fe2+的方法:(不考虑KMnO4与其他物质反应)在滴定过程中,若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则使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滴定分析时,称取a g钛铁矿,处理后,用c mol/L KMnO4标准液滴定,消耗V mL,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4.实验题(共1题)

7.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馓“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的实验时,对课本上的描述:“海带灼烧后的灰烬中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产生了疑问。久置KI固体被氧化变质,呈浅黄色(有I2),KI固体直接加热时,为什么不被氧化呢?因此,小组同学针对I-被氧化条件除了氧气之外还需要什么条件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根据久置KI固体会被氧化而变质,结合空气的成分,首先排除   和稀有气体的影响。然后对KI变质条件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一:需要H2O的参与;
假设二:需要CO2的参与;
假设三:    
(实验验证)
(1)为了验证假设二,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取10mLKI溶液(浓度较大)于5支试管中,向试管中通入CO2气体或者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对比试管中的颜色深浅,之后向试管中滴入淀粉溶液,再次对比试管中的颜色深浅,具体实验现象见下表:
试管序号
1
2
3
4
5
通入CO2时间/min
0
1
5
 
 
滴加盐酸/滴
0
 
 
3
6
溶液中颜色对比
无色
浅黄色→黄色(依次加深)
滴加淀粉溶液后的颜色对比
无色
浅蓝色→蓝色(依次加深)
 
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现象深入思考了CO2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得出结论:CO2气体同盐酸一样在KI被氧化的过程中提供  环境。
写出此实验中CO2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为了验证I-被氧化是否必须要有H2O的参与,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取一份纯净的KI固体,分成两等份;
 
②一份加入到装有  的集气瓶A中;
一份加入到装有  的集气瓶A中;
③几天后观察。
 
 
(交流提高)
由于空气中CO2和水蒸气的含量很低,导致在加热KI的过程中这两种气体很容易被“驱散”,不能很好地与KI接触,KI自然就不能被氧化。长时间保存碘化钾需要避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