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2425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7/3

1.综合题(共2题)

1.
针对下表中的9种元素,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a
 
 
 
b
c
 
  3
d
 
 
 
 
e
f
 
(1)b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
(2)a、d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物质是_______
(3)非金属性c大于e,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____,得电子能力c大于e。
(4)下列对于f及其化合物的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f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
②f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f的单质可与c的氢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化学的魅力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纵观化学发展史可知,青铜与铁是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创造的新材料,酿酒和发酵工艺是原始的食品化学工艺,药物的发现和提纯是早期药物化学。近现代以来,合成化学在无机、有机、催化、高分子和超分子等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产物广泛应用在纳米材料、医药、航空、航天及军事等领域。
化学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其核心技术就是通过对分子层面的操纵创造物质。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是化学的特征之一。____
(2)铁的冶炼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____
(3)通过对分子层面的操纵可研发新药。___
(4)化学合成的物质广泛应用在纳米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___

2.工业流程(共1题)

3.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 SiO2、A1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绿碱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请回答:
(1)①一④所涉及的实验操作方法中,包含过滤的有____(写序号)。
(2)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固体x为铁粉
b.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Fe2、Fe3+、Al3+
c.从溶液C到绿矾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
(4)为测定烧渣中Fe2O3的含量,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烧渣的质量为ag,固体x的质量为bg,固体B的质量为cg。乙同学认为仅利用以上数据不能计算出烧渣中Fe2O3的含量,其理由是____。

3.单选题(共13题)

4.
下列方法能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观察颜色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通入水中D.通入酸性KMnO4溶液
5.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D.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6.
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葡萄糖B.油脂C.淀粉D.苯
7.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HB.LiC.NaD.K
8.
下列各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的是
A.Na、MgB.N、OC.F、ClD.Al、Si
9.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2017年5月9日,中国公布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Og,中文名称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8B.中子数为176
C.核外电子数为118D.质量数为412
10.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解释的是
A.氧化性:Cl2>Br2B.稳定性:HC1>H2S
C.酸性:H2SO4>H2S03D.碱性:NaOH>Mg ( OH) 2
11.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18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属于带负电荷的粒子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12.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2SO4B.NaClC.MgCl2D.NaOH
13.
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点燃CH4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得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低处去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4.
材料的研发应用使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列车以下部件的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钢化玻璃车窗
B.铝合金车体
C.酚醛树脂玻璃钢座椅
D.阻燃橡胶地板
 
A.A   B.B   C.C   D.D
15.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银器用除锈剂见新
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
古画水洗除尘
木器表面擦拭烫蜡
 
A.AB.BC.CD.D
16.
下列金属中,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A.CuB.AgC.AlD.Fe

4.填空题(共2题)

17.
补齐连线。从1-A或1-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A计分。_____
18.
选择装置,完成实验。






 
(1)分离苯和水,选用____(填序号,下同)。
(2)收集氯气,选用____。
(3)配制100mL0.1mol・L-1 NaCl溶液,选用____。

5.实验题(共1题)

19.
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ⅲ.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认为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
②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③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3)ⅲ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观点1: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B中有未反应的H2SO3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
(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