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铜网后收集气体 |
B.除去K2CO3固体中的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
C.除去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加入适量Zn粉后过滤 |
D.除去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物中的水,实验室可采用分液法 |
2.实验题- (共5题)
4.
下图为浓硫酸与铜反应及其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试管a、b、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
①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试管中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试管a、b、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
①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试管中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收集氯气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列问题:

A B C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如图中所示正放,则连接A的接口是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中可观察到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出B中的集气瓶进行氯气与铜的反应实验,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然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有同学提出应该在集气瓶底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你认为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完成下列问题:

A B C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如图中所示正放,则连接A的接口是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中可观察到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出B中的集气瓶进行氯气与铜的反应实验,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然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有同学提出应该在集气瓶底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你认为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某同学为测定一定质量的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设计了图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欲使钠与水接触反应,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有关物质的密度ρ(K):0.86 g·cm-3,ρ(Na):0.97 g·cm-3,ρ(煤油):0.8 g·cm-3。如果将钠换成相同大小的钾进行上述实验,结果钾反应完所用时间比钠反应完所用的时间________(填“长”或“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的安全考虑,比较金属钠、钾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图A、图B,请指出图B表示哪种金属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开始,欲使钠与水接触反应,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后,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有关物质的密度ρ(K):0.86 g·cm-3,ρ(Na):0.97 g·cm-3,ρ(煤油):0.8 g·cm-3。如果将钠换成相同大小的钾进行上述实验,结果钾反应完所用时间比钠反应完所用的时间________(填“长”或“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实验的安全考虑,比较金属钠、钾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图A、图B,请指出图B表示哪种金属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3分)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一定有 ,可能有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
(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上述白色沉淀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3)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
说明Fe2+ 具有 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 ,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一定有 ,可能有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
(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上述白色沉淀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3)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
说明Fe2+ 具有 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 ,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
8.
工业上通常利用SiO2和碳反应来制取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工业上还可以利用镁制取硅,反应为2Mg+SiO2=2MgO+Si,同时会发生副反应:2Mg + Si=Mg2Si。如图是进行Mg与SiO2反应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O2和H2O(g)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石灰石 B.锌粒 C.纯碱
(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一段时间X气体,再加热反应物,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当反应引发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副产物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气体,然后SiH4自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两个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1)由于O2和H2O(g)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石灰石 B.锌粒 C.纯碱
(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一段时间X气体,再加热反应物,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当反应引发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副产物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气体,然后SiH4自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两个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