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2题)
1.
PX是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X的分子式为C8H10 | B.PX的一氯代物有3种 |
C.PX与乙苯互为同系物 | D.PX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
2.
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甲烷,甲烷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 |
B.乙是乙烯,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C.丙是苯,苯结构比较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D.丁是乙酸,一定条件下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
3.
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反应①是水解反应 |
B.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是取代反应 |
C.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
D.在加热条件下,可用银氨溶液将葡萄糖、乙醇区别开 |
4.
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
C.一定条件下,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
D.苯加入到溴水中,振荡后溴水层褪色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 |
B.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发生了取代反应 |
C.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
D.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炔与乙二醇(HOCH2CH2OH)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同 |
6.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 实际应用 |
A | 小苏打受热易分解 | 焙制糕点 |
B | 蛋白质受热变性 | 高温杀死流感病毒 |
C | SO2具有漂白性 | 漂白滋补品银耳等食品 |
D | Al(OH)3分解吸收大量热量并有水生成 | 阻燃剂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
B.皂化反应后期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析出高级脂肪酸 |
C.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环境下的水解程度小于其在碱性环境下的水解程度 |
D.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 |
9.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酸的水溶液呈酸性,故酸性水溶液一定是酸的水溶液 |
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
C.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可以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 |
D.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Cl>H2S>PH3 |
11.
X、Y、Z三种元素都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X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二倍;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三倍。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一定增大 |
B.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一定为X2YZ3 |
C.由X、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 |
D.X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可能为金属晶体,Y、Z两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一定为分子晶体 |
12.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N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
N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B.N4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
C.N4分子中N—N键角为109°28′ |
D.1 mol N4转变成N2将吸收882 kJ热量 |
2.选择题- (共1题)
3.实验题- (共1题)
14.
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酯。


有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
(2)B装置的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可否换为球形冷凝管(填“可”或“否”)。
(3)制备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操作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
(4)A中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上口倒出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溶性 |
苯甲酸 | 122.4 | 249 | 1.27 | 微溶 |
甲醇 | -97 | 64.3 | 0.79 | 互溶 |
苯甲酸甲酯 | -12.3 | 199.6 | 1.09 | 不溶 |
有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
(2)B装置的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可否换为球形冷凝管(填“可”或“否”)。
(3)制备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操作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
(4)A中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上口倒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