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近年来全国各地长期被雾霾笼罩,雾霾颗粒中汽车尾气占20%以上。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超细颗粒(PM2.5)等有害物质。目前,已研究出了多种消除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根据下列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空燃比较易产生CO,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g)===2C(s)+O2(g)来消除CO的污染。判断该设想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汽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实现反应:
(Ⅱ)2NO(g)+2CO(g)
N2(g)+2CO2(g) ΔH <0 。若该反应在恒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提高反应速率,使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C.在恒温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NO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
(4)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Ⅱ),经过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的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在该题条件下,两种催化剂分别适宜于55 ℃和75 ℃左右脱氮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甲,
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2CH3OH(g)+3O2(g)═2CO2(g)+4H2O(l)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氧气从_______________(填b或c)口通入
②用该原电池电解AgNO3溶液,若Fe电极增重5.4g,则燃料电池在理论上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
(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空燃比较易产生CO,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g)===2C(s)+O2(g)来消除CO的污染。判断该设想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汽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实现反应:
(Ⅱ)2NO(g)+2CO(g)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提高反应速率,使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C.在恒温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NO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
(4)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Ⅱ),经过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的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第②种催化剂比第①种催化剂脱氮率高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C.在该题条件下,两种催化剂分别适宜于55 ℃和75 ℃左右脱氮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甲,
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2CH3OH(g)+3O2(g)═2CO2(g)+4H2O(l)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氧气从_______________(填b或c)口通入
②用该原电池电解AgNO3溶液,若Fe电极增重5.4g,则燃料电池在理论上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
2.
有机物X的结构是
(其中I、II为未知部分的结构)。下列是X发生反应的转化关系图及E的信息。

E的组成或结构信息
①分子中含18O及苯环结构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2:2
③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请回答:
(1)有机物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G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X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2)B与G反应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M,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4)A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E的同系物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多14。H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2∶2∶2的为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E的组成或结构信息
①分子中含18O及苯环结构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2:2
③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请回答:
(1)有机物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G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X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2)B与G反应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M,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4)A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E的同系物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多14。H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2∶2∶2的为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2.单选题- (共3题)
3.
药物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制得,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3 molH2 |
B.水杨酸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
C.水杨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加聚反应 |
D.1 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 molNaOH |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元素Y的核电荷数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的单质均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W、Y、X |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X、Y、Z |
D.Z、W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
5.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有机非金属材料 |
B.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
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
3.填空题- (共1题)
6.
Ti、Fe、Cr、Mn等均为过渡元素,在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其单质和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Cr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Fe和 Mn的各级电离能后发现,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______(填“难”或“易”)。
(2)Cu元素处于周期表____________区,向盛有硫酸铜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此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加入乙醇将析出____________色的晶体,其配离子的离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
(3)某钙钛型复合氧化物(如图1),以A原子为晶胞的顶点,A位可以是Ca、Sr、Ba或Pb,当B位是V、Cr、Mn、Fe时,这种化合物具有CMR效应(巨磁电阻效应)。用A、B、O表示这类特殊晶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4)有一种蓝色晶体可表示为:[KxFey(CN)z],研究表明它的结构特性是Fe2+、Fe3+分别占据立方体的顶点,自身互不相邻,而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K+位于上述晶胞体心,且K+空缺率为50%(体心中没有K+的占总体心的百分比),其晶体中的阴离子晶胞结构如上图的图2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1)Cr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Fe和 Mn的各级电离能后发现,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______(填“难”或“易”)。
(2)Cu元素处于周期表____________区,向盛有硫酸铜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此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加入乙醇将析出____________色的晶体,其配离子的离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
(3)某钙钛型复合氧化物(如图1),以A原子为晶胞的顶点,A位可以是Ca、Sr、Ba或Pb,当B位是V、Cr、Mn、Fe时,这种化合物具有CMR效应(巨磁电阻效应)。用A、B、O表示这类特殊晶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4)有一种蓝色晶体可表示为:[KxFey(CN)z],研究表明它的结构特性是Fe2+、Fe3+分别占据立方体的顶点,自身互不相邻,而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K+位于上述晶胞体心,且K+空缺率为50%(体心中没有K+的占总体心的百分比),其晶体中的阴离子晶胞结构如上图的图2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7.
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酯。


有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
(2)B装置的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可否换为球形冷凝管(填“可”或“否”)。
(3)制备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操作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
(4)A中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上口倒出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溶性 |
苯甲酸 | 122.4 | 249 | 1.27 | 微溶 |
甲醇 | -97 | 64.3 | 0.79 | 互溶 |
苯甲酸甲酯 | -12.3 | 199.6 | 1.09 | 不溶 |
有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时。
(2)B装置的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可否换为球形冷凝管(填“可”或“否”)。
(3)制备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操作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
(4)A中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苯甲酸甲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苯甲酸甲酯从上口倒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