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2016年以来我国北方的“雾霾”污染日益严重。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项目针对北京强霾过程进行分析,强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含氮有机颗粒物。燃煤和机动年尾气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现在对其中的一些气体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 +2H2O(g) △H=-574kJ·mol-1
②OCH4(g)+4NO(g)=2N2(g)+CO2(g)+ 2H2O(g) △H=-1160kJ·mol-1
③H2O(g)=H2O(1) △H=-44.0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在汽车尾气排气管口采用催化剂将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气体参与大气循环。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0min内该反应的速率v(N2)=___________;该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T℃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 若该反应△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

④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和CO进行该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b.CO2的浓度不再改变
c.2v正(NO)=v逆(N2)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推广“使用能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如图是一种甲醚燃料电池结构,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 +2H2O(g) △H=-574kJ·mol-1
②OCH4(g)+4NO(g)=2N2(g)+CO2(g)+ 2H2O(g) △H=-1160kJ·mol-1
③H2O(g)=H2O(1) △H=-44.0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在汽车尾气排气管口采用催化剂将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气体参与大气循环。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0min内该反应的速率v(N2)=___________;该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T℃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 若该反应△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

④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和CO进行该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b.CO2的浓度不再改变
c.2v正(NO)=v逆(N2)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推广“使用能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如图是一种甲醚燃料电池结构,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2.
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 实验一 | 实验二 |
装置 | ![]() | ![]() |
现象 | 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 |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d处:2H2O+2e-=H2↑+2OH- | B.b处:2Cl--2e-=Cl2↑ |
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
4.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b | c | |||
A | 浓氨水 | 碱石灰 | Fe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 氨气具有氧化性 |
B | 稀硫酸 | FeS | AgCl悬浊液 | 悬浊液由白色变为黑色 | Ksp(AgCl)>Ksp(Ag2S) |
C | 浓硝酸 | 铜 | BaSO3悬浊液 | 悬浊液变澄清 | +4价硫具有还原性 |
D | 浓盐酸 | KMnO4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