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填元素符号)
(1)这9种元素分别为A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_E_______F_____G_____H_____R______,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
(2)A、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
(4)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 _________7。(填“>”、“=”或“<”)
(5)H元素跟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_______色。
周期\族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O |
2 | | | | E | | F | | |
3 | A | C | D | | | | G | R |
4 | B | | | | | | H | |
(1)这9种元素分别为A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_E_______F_____G_____H_____R______,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
(2)A、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
(4)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该氢化物在常温下跟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 _________7。(填“>”、“=”或“<”)
(5)H元素跟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呈_______色。
2.单选题- (共4题)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吸引力 |
B.非金属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
C.因为离子键是一种强相互所用,所以离子化合物均很难分解 |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填空题- (共2题)
6.
X、Y、Z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不同短周期内,X与Z属于同主族元素,Z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X单质与Y单质相互化合可以得到X2Y和X2Y2两种液体化合物,Z单质与Y单质相互化合可以得到Z2Y与Z2Y2两种固体化合物,其中Z、Z2Y、Z2Y2都能与X2Y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ZYX溶液。
(1)试推测X、Y所代表的元素分别为X______、Y______(填元素符号), X2Y和Z2Y的化合物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Z单质与X2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试推测X、Y所代表的元素分别为X______、Y______(填元素符号), X2Y和Z2Y的化合物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Z单质与X2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原子序数1﹣18 号元素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
(3)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
(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
(3)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
(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8.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上面装置中D装置的作用是为防止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上面装置中D装置的作用是为防止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