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3月)综合练习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22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2

1.推断题(共1题)

1.
用于汽车刹车片的聚合物Y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l)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试剂a是____。
(3)B中所含的官能团是____。
(4)W、D均为芳香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①F的结构简式是____。②“F→X”的反应中,除X外,另外一种产物是__________。
③生成聚合物Y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只以CH2=CH-CH=CH2为有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单选题(共5题)

2.
在一定条件下,用石墨电极电解0.5mol/L CuSO4溶液(含H2SO4),监测到阳极附近pH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通电瞬间,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B.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O-4e-= 4H+ +O2
C.bc段,H+向阴极的移动速率大于其在阳极的生成速率
D.bc段,pH下降过程中,阴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是Cu2++ 2e-=Cu
3.
我国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溶剂有:水;或亲水性溶剂(如乙醇,与水互溶);或亲脂性溶剂(如乙醚,与水不互溶)。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过程中,记录如下:青蒿素的水煎剂无效;乙醇提取物的效用为30%~40%;乙醚提取物的效用为95%。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B.青蒿素含有亲脂的官能团
C.在低温下提取青蒿素,效果会更好D.乙二醇提取青蒿素的能力强于乙醚
4.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金属性:Na>MgB.酸性:H2SO4>H2SiO3
C.稳定性:HCl> HBrD.同浓度溶液的碱性:Na2CO3> NaHCO3
5.
某学生探究0.25mol/L Al2( SO4)3溶液与0.5mol/L Na2CO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I中,白色沉淀a是Al(OH)3
B.实验2中,白色沉淀b含有CO32-
C.实验l、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pH无关
D.检验白色沉淀a、b足否洗涤干净,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6.
对于下列实验亊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
A
加热蒸干MgSO4溶液能得到MgSO4固体;加热蒸干MgCl2溶液得不到MgCl2固体
H2SO4不易挥发,HC1 易挥发
B
电解CuCl2溶液,阴极得到Cu,电解AlCl3溶液,阴极得不到Al
得电子能力: Cu2+>Al3+>H+
C
浓HNO3能氧化NO;稀HNO3不能氧化NO
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D
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
羟基中氢的活性:C2H5OH<H2O
 
A.AB.BC.CD.D

3.实验题(共1题)

7.
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A
条件
现象

加热
i.加热后蓝色褪去
ii.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____。
(2)分析现象i、ii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
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

“现象a”是____。
(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
I: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1:测得溶液的pH≈5
实验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

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Ag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_________。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i、现象iii蓝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