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 |
B.非金属性:Cl>Br |
C.碱性:NaOH>Mg(OH)2 |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
2.选择题- (共1题)
5.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过程中,某市民除了积极配合普查员完成入户登记外,还给相关调查部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谈及自己对做好人口普查工作的建议。该市民的行为( )
①坚持了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对等的原则
②体现了一个公民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③直接参与了国家机关的决策
④参与了民主监督,有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①坚持了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对等的原则
②体现了一个公民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③直接参与了国家机关的决策
④参与了民主监督,有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3.多选题- (共1题)
6.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
B.元素X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
4.填空题- (共1题)
7.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填写下列空格:

(1)在这10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
(2)元素②⑧⑨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元素②与⑨形成的18e﹣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3)比较元素⑦⑧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⑤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5)元素④和③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

(1)在这10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
(2)元素②⑧⑨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元素②与⑨形成的18e﹣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3)比较元素⑦⑧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元素⑤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5)元素④和③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
5.实验题- (共1题)
8.
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填“Ⅰ”“Ⅱ”或“Ⅲ”)进行实验。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填“Ⅰ”“Ⅱ”或“Ⅲ”)进行实验。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