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某高分子化合物M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R表示饱和烃基)。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H→J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C→D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3)E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E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反应G→H和J→K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H有两种可能的结构,为了确定其结构可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代号)。
a.红外光谱仪 b.质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6)高分子化合物M的单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结构简式)。
(7)J→K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L具有相同官能团的L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和L本身)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且面积比为3:2:1的是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已知: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H→J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C→D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3)E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E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反应G→H和J→K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H有两种可能的结构,为了确定其结构可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代号)。
a.红外光谱仪 b.质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6)高分子化合物M的单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结构简式)。
(7)J→K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L具有相同官能团的L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和L本身)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且面积比为3:2:1的是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2.单选题- (共1题)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2753I和13153I是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
B.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所以NH3沸点低于PH3 |
C.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
D.为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加入盐酸溶解 |
3.填空题- (共1题)
3.
含氮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重要应用。
(1)氮和肼(N2H4)是两种最常见的氮氢化物。
已知:4NH3(g)+3O2(g)
2N2(g)+6H2O(g) ΔH1=-541.8 kJ·mol-1,化学平衡常数为K1。N2H4(g)+O2(g)
N2(g)+2H2O(g) ΔH2=-534 kJ·mol-1,化学平衡常数为K2。则用NH3和O2制取N2H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表示)。
(2)对于2NO(g)+2CO(g)
N2(g)+2CO2(g),在一定温度下,于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 NO和0.3 mol CO,反应开始进行。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图1为容器内的压强(p)与起始压强(p0)的比值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0~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使用间接电化学法可处理燃烧烟气中的NO,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氮和肼(N2H4)是两种最常见的氮氢化物。
已知:4NH3(g)+3O2(g)


(2)对于2NO(g)+2CO(g)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c(CO)=c(CO2) |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C.v(N2)正=2v(NO)逆 |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


(3)使用间接电化学法可处理燃烧烟气中的NO,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4.
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Fe2+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Ⅰ
(1)上述(NH4)2Fe(SO4)2溶液pH小于FeS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溶液的稳定性:FeSO4_______(NH4)2Fe(SO4)2(填“>”或“<”)。
(2)甲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NH4)2Fe(SO4)2溶液中的NH4+保护了Fe2+,因为NH4+具有还原性。进行实验Ⅱ,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3)乙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Ⅲ:分别配制0.80 mol·L-1 pH为1、2、3、4的FeSO4溶液,观察,发现pH=1的FeSO4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pH越大,FeSO4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4Fe2++O2+10H2O
4Fe(OH)3+8H+
由实验III,乙同学可得出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2+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FeSO4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Fe2+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Fe2+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
(6)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H2O2氧化Fe2+。为确定加入H2O2的量,需先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的Fe2+,离子方程式如下: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①在向滴定管注入K2Cr2O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xmL滤液中的Fe2+,消耗amol·L—1K2Cr2O7标准溶液bmL,则滤液中c(Fe2+)= ___________mol·L-1

实验Ⅰ
物质 | 0 min | 1min | 1h | 5h |
FeSO4 | 淡黄色 | 桔红色 | 红色 | 深红色 |
(NH4)2Fe(SO4)2 | 几乎无色 | 淡黄色 | 黄色 | 桔红色 |
(1)上述(NH4)2Fe(SO4)2溶液pH小于FeSO4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溶液的稳定性:FeSO4_______(NH4)2Fe(SO4)2(填“>”或“<”)。
(2)甲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NH4)2Fe(SO4)2溶液中的NH4+保护了Fe2+,因为NH4+具有还原性。进行实验Ⅱ,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操作 | 现象 |
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加__________________,观察。 | 与实验Ⅰ中(NH4)2Fe(SO4)2溶液现象相同。 |
(3)乙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Ⅲ:分别配制0.80 mol·L-1 pH为1、2、3、4的FeSO4溶液,观察,发现pH=1的FeSO4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pH越大,FeSO4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4Fe2++O2+10H2O

由实验III,乙同学可得出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2+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FeSO4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Fe2+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Fe2+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
(6)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H2O2氧化Fe2+。为确定加入H2O2的量,需先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的Fe2+,离子方程式如下: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①在向滴定管注入K2Cr2O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xmL滤液中的Fe2+,消耗amol·L—1K2Cr2O7标准溶液bmL,则滤液中c(Fe2+)= ___________mol·L-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