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某中性有机物A的分子量为88,碳的质量分数为54.5%,氢的质量分数为9.1%,其余为氧。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1)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有机物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已知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小16,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为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1)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有机物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已知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小16,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为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相同条件下X的密度比水小 |
B.烃X能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
C.甲烷与烃X互为同系物 |
D.C、D、E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 |
2.
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填“是”或“不是”)。
(3)在下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E2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④、⑥的反应类型依次_______、______。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填“是”或“不是”)。
(3)在下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E2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④、⑥的反应类型依次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4.
醇和酚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醇和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医院经常用“来苏水”进行消毒,其主要成分![]() |
B.甘油![]() |
C.冬天汽车所用的防冻液主要成分为乙醇 |
D.含有—OH(羟基)官能团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醇类 |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⑤分子式为C3H6与C6H12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⑥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n(n为正整数)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⑤分子式为C3H6与C6H12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⑥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n(n为正整数)
A.只有①②③④ | B.只有①②③④⑤ | C.只有②③④ | D.只有①②③ |
8.
将1.0体积的两种烃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4体积的CO2和2.8体积的水蒸气(同温同压下),则混合物中的两种烃可能是( )
A.乙烯和丙烷 | B.甲烷和丙烷 | C.甲烷和丙烯 | D.乙烯和丁烷 |
9.
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 |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
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CH2=CHCH2OH)可用溴水检验 |
10.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B | 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 |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取冷却后反应液滴加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
C | 验证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
D | 验证苯和液溴在FeBr3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 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入四氯化碳溶液再通入AgNO3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
A.A | B.B | C.C | D.D |
3.实验题- (共1题)
11.
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浓硫酸和乙醇制备乙烯)。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_______。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I和Ⅱ之间增加如图2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其作用是_____。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 |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I和Ⅱ之间增加如图2所示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其作用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