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不是同时发生的 |
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不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
C.相同温度、压强时,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
D.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
6.
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预言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大,失电子能力不如钠 |
B.它的金属性比钠强,跟水反应会更剧烈 |
C.它的氢氧化物(FrOH)是一种强碱,遇酚酞溶液变红 |
D.它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但是不易得到金属铜 |
7.
依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各组关系中正确的是
A.稳定性: NH3 > H2O > H2S |
B.氧化性: Cl2 > S > P |
C.酸性: H3PO4 > H2SO4 > HClO4 |
D.碱性: Mg(OH)2 > Ca(OH)2 > Ba(OH)2 |
10.
未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将成为人类利用新能源的主力军,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
B.风能、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
C.化石燃料都是清洁能源 |
D.氢能是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
2.填空题- (共1题)
11.
元素是构成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原材料”。
(1)自18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元素之谜。通过从局部到系统的研究过程,逐渐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列出了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合理的是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1869年,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

①门捷列夫将已有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序,同一_________(填“横行”或“纵列”)元素性质相似。结合表中信息,猜想第4列方框中“?=70”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_________,第5列方框中“Te=128?” 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_________。
②到20世纪初,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逐渐被填满。而且,随着原子结构的逐渐揭秘,科学家们发现了元素性质不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而是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B.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3)在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有A、B、D、E、X、Y、Z七种短周期元素。X与Y处于同一周期,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强酸、强碱均能反应。Z的单质常温下为气态,同条件下相对于氢气的密度比为35.5。其余信息如图所示:

①上述七种元素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有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
②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写出Z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
③B单质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Y单质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二者酸性前者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后者,原因是B和D的非金属性有差异,利用原子结构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
(1)自18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元素之谜。通过从局部到系统的研究过程,逐渐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列出了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序号 | | | | |
科学家 | 纽兰兹 | 道尔顿 | 德贝莱纳 | 尚古尔多 |
工作 | 发现“八音律”,指出从某一指定的元素起,第八个元素是第一个元素的某种重复 | 创立近代原子论,率先开始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工作 | 发现了5组性质相似的“三元素组”,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前后两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术平均值 | 认为各元素组之间并非毫不相关,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串联 |
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合理的是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1869年,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

①门捷列夫将已有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序,同一_________(填“横行”或“纵列”)元素性质相似。结合表中信息,猜想第4列方框中“?=70”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_________,第5列方框中“Te=128?” 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_________。
②到20世纪初,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逐渐被填满。而且,随着原子结构的逐渐揭秘,科学家们发现了元素性质不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而是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B.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3)在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有A、B、D、E、X、Y、Z七种短周期元素。X与Y处于同一周期,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强酸、强碱均能反应。Z的单质常温下为气态,同条件下相对于氢气的密度比为35.5。其余信息如图所示:

①上述七种元素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有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
②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写出Z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
③B单质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Y单质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二者酸性前者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后者,原因是B和D的非金属性有差异,利用原子结构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
3.实验题- (共1题)
12.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CO还原Fe2O3,并在实验结束后用磁铁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 分析黑色粉末X的组成,并进行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
I.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若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
II.Fe3O4 + 8H+ = 2Fe3+ + Fe2+ + 4H2O
[猜想假设]黑色粉末X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或二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实验①中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根据②中溶液未呈红色,不能推断出黑色粉末X中无Fe3O4,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
(3)为了证明黑色粉末X中是否含有Fe3O4,该小组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数据分析说明黑色粉末X中是否含有Fe3O4。
_________。
[探究目的] 分析黑色粉末X的组成,并进行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
I.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若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
II.Fe3O4 + 8H+ = 2Fe3+ + Fe2+ + 4H2O
[猜想假设]黑色粉末X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或二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中,注入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盐酸,微热 |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浅绿色。 |
② | 向上述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 溶液没有呈现红色 |
(1)实验①中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根据②中溶液未呈红色,不能推断出黑色粉末X中无Fe3O4,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
(3)为了证明黑色粉末X中是否含有Fe3O4,该小组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数据分析说明黑色粉末X中是否含有Fe3O4。
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