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19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综合题(共1题)

1.
氮和硫的化合物对大气都有严重污染,据所学化学反应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NO2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发生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H=a KJ/mol
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产物ClNO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3)若将SO2,NO2,O2按4:4:3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写出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X。

①石墨Ⅰ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墨Ⅱ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题)

2.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相关结论的是(   )
A.向Al(OH)3沉淀滴加NaOH或盐酸沉淀均消失,说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B.饱和Na2S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出现浑浊,说明元素非金属性Cl>S
C.将铜丝插入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形成了原电池
D.饱和食盐水中滴入浓硫酸析出食盐晶体,说明浓硫酸吸水放出大量的热

3.实验题(共1题)

3.
烧碱在保存过程会部分变质(杂质主要为Na2CO3)。
Ⅰ、定性检验
取少量烧碱样品于试管,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滴加几滴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已变质,反之则未变质
Ⅱ、定量测定
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②甲基红4.4∼6.2③酚酞8.2∼10),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V(烧碱溶液)/mL
V(HCl)/mL
初读数
末读数
1
20.00
0.50
31.50
2
20.00
1.00
32.04
3
20.00
1.10
32.18
 
试回答:
(1)如何确定BaCl2溶液是否滴加过量?__________________
(2)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_做指示剂,理由是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M=40g/mo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4)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 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