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是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示意图。放电时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LixC6-xe-=C6+xLi+(Lix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正极:Li1-xMnO2+xLi++xe-=LiMnO2(LiMnO2表示含锂原子的二氧化锰)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负极:LixC6-xe-=C6+xLi+(Lix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正极:Li1-xMnO2+xLi++xe-=LiMnO2(LiMnO2表示含锂原子的二氧化锰)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反应式为Li1-xMnO2+LixC6=LiMnO2+C6 |
B.K与M相接时,A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
C.K与N相接时,Li+由A极区迁移到B极区 |
D.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至少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
2.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
C.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
D.“辽宁号”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3.
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 |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
D.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 |
4.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减少燃煤,大力发展新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 |
B.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
C.为节约垃圾处理的费用,大量采用垃圾的填埋 |
D.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
2.填空题- (共1题)
5.
钠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其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2O3陶瓷(可传导Na+)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1)根据表数据,请你判断该电池工作的适宜应控制在_____(填字母)范围内。
(2)放电时,电极A为___极,电极B发生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充电时,总反应为Na2Sx=2Na+xS,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若把钠硫电池作为电源,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如(如图)所示,槽内的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则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___;试分析左侧溶液蓝色逐渐变浅的可能原因是:___。

(1)根据表数据,请你判断该电池工作的适宜应控制在_____(填字母)范围内。
物质 | Na | S | Al2O3 |
熔点/℃ | 97.8 | 115 | 2050 |
沸点/℃ | 892 | 444.6 | 2980 |
A.100℃以下 | B.100~300℃ |
C.300~350℃ | D.350~2050℃ |
(3)充电时,总反应为Na2Sx=2Na+xS,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若把钠硫电池作为电源,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如(如图)所示,槽内的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则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___;试分析左侧溶液蓝色逐渐变浅的可能原因是:___。

3.实验题- (共1题)
6.
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步骤1:取8mL0.1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滴加0.1mol•L﹣1的FeCl3溶液5~6滴,振荡;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5~6滴0.1mol•L﹣1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名称),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2)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3+,来验证是否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KI溶液过量,Fe3+完全转化为Fe2+,溶液无Fe3+
猜想二:Fe3+大部分转化为Fe2+,使生成Fe(SCN)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
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
信息二: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3的水溶液分别于试管A、B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
(1)步骤1:取8mL0.1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滴加0.1mol•L﹣1的FeCl3溶液5~6滴,振荡;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5~6滴0.1mol•L﹣1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名称),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2)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3+,来验证是否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KI溶液过量,Fe3+完全转化为Fe2+,溶液无Fe3+
猜想二:Fe3+大部分转化为Fe2+,使生成Fe(SCN)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
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
信息二: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3的水溶液分别于试管A、B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实验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蓝色沉淀 | ②_______________ |
实验2:在试管B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 | ③______________ | 则“猜想二”成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