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请回答:
(1)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工业制F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B与元素F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M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工业制F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B与元素F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M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流程- (共1题)
2.
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的处理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
②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
③Cr(OH)(H2O)5SO4是难溶物。
(1)实验室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480 mL2mol·L-1的硫酸,需要量取浓硫酸___mL;配制时所用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____。
(2)H2O2的作用是将滤液Ⅰ中的Cr3+转化为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既可以除去某些杂质离子,同时又可以将Cr2O72-转化为___(填微粒的化学式)。
(4)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Mn++nNaR=MRn+nNa+,则利用钠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滤液Ⅱ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
(5)写出上述流程中用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6)沉淀滴定法是测定粒子浓度的方法之一,为了测定某废水中SCN-的浓度,可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已知:
滴定时可选为滴定指示剂的是___(填编号),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

已知:①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
②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
③Cr(OH)(H2O)5SO4是难溶物。
阳离子 | | Fe3+ | Mg2+ | Al3+ | Cr3+ |
沉淀完全时的pH | | 3.7 | 11.1 | 5.4(>8溶解) | 9(>9)溶解 |
(1)实验室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480 mL2mol·L-1的硫酸,需要量取浓硫酸___mL;配制时所用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____。
(2)H2O2的作用是将滤液Ⅰ中的Cr3+转化为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既可以除去某些杂质离子,同时又可以将Cr2O72-转化为___(填微粒的化学式)。
(4)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Mn++nNaR=MRn+nNa+,则利用钠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滤液Ⅱ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
(5)写出上述流程中用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6)沉淀滴定法是测定粒子浓度的方法之一,为了测定某废水中SCN-的浓度,可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已知:
银盐性质 | AgCl | AgI | AgCN | Ag2CrO4 | AgSCN |
颜色 | 白 | 黄 | 白 | 砖红 | 白 |
Ksp | 1.8×10-10 | 8.3×10-17 | 1.2×10-16 | 3.5×10-11 | 1.0×10-12 |
滴定时可选为滴定指示剂的是___(填编号),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
A.NaCl | B.K2CrO4 | C.KI | D.NaCN |
3.单选题- (共8题)
3.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如何利用CO2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如图所示电解装置可将CO2 转化为乙烯,该装置的电解质溶液为强酸性水溶液,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 B.电解过程中H+移向阳极 |
C.反应前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 | D.阴极反应式:2CO2+12H++12e-=C2H4+4H2O |
4.
我国科研人员以Zn和尖晶石型锰酸锌(ZnMn2O4)为电极材料,研制出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xZn + Zn1−xMn2O4
ZnMn2O4(0 < x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Zn2+向ZnMn2O4电极迁移 |
B.充电时,阳极反应:ZnMn2O4 −2xe—=Zn1-xMn2O4+xZn2+ |
C.放电时,每转移1mol e-,ZnMn2O4电极质量增加65g |
D.充放电过程中,只有Z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5.
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用于人民币票面方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A. 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用于人民币票面方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6.
下列化学用语和化学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H—O—Cl |
B.正丙醇的结构简式为:C3H7OH |
C.含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的铈(Ce)原子符号为:![]() |
D.硫化钠的电子式:![]() |
7.
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B、C、D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A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B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均是非金属元素,所以它们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
B.化合物BD2是直线形分子,若遇与E同周期的金属元素的单质着火均可用BD2灭火 |
C.用E单质作阳极,石墨电极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电解一开始就会在阴极区出现白色沉淀 |
D.A、C两元素可能形成原子个数比(A∶C)为3∶1、2∶1的化合物 |
8.
下列是部分矿物资源铝土矿(主要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的利用及产品生产流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杂过程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的变化可以如下:Al2O3→AlO2-→Al(OH)3→Al2O3 |
B.Al和Cu(精)均在电解槽的阴极获得 |
C.粗铜炼制过程中反应2CuFeS2+O2![]() |
D.若电解法分别制铝和铜的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相等,理论上获得的铝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
9.
某同学采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制取CaCl2·6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I中含有SiO2,固体II中含有Fe(OH)3 |
B.使用石灰水时,要控制pH,防止固体II中Al(OH)3转化为AlO2- |
C.试剂a选用盐酸,从溶液III得到CaCl2·6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 |
D.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I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也可得到纯净CaCl2·6H2O |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配制FeCl3溶液 | 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
B | 称取2.0gNaOH 固体 |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 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 固体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 取少最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D |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
A.A | B.B | C.C | D.D |
4.实验题- (共1题)
11.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30%H2O2溶液、0.1mol/L 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_____(填字母)溶液,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供选试剂:30%H2O2溶液、0.1mol/L 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 操作 | 现象 |
甲 | 向I的锥形瓶中加入___,向I的____中加入30%H2O2溶液,连接I、Ⅲ,打开活塞 | I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
乙 |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
丙 |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Ⅲ中加入适量0.1mol/L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_____(填字母)溶液,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 | B.FeC12 | C.Na2S | D.品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