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176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综合题(共2题)

1.
电解Na2CO3溶液可制得NaHCO3和NaOH,原理如图所示。

(1)阳极生成HCO3- 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工作一段时间后,两极区制得NaHCO3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_。
2.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Y
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
Z
Z是非金属元素,价层电子数与X的相同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Z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3)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单选题(共7题)

3.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铜电极的反应式为:2H2O+2e-2OH-+H2
C.氢氧化钠在石墨电极附近产生, Na+ 向石墨电极迁移
D.用湿润KI淀粉试剂在铜电极附近检验气体,试纸变蓝色
4.
控制适当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电极反应为2I--2e-=I2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平衡时乙中溶入碘后,甲池的石墨电极为正极
5.
(3分)(2012•山东)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6.
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不是绝对标准
B.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能力的大小
C.一般来说,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D.元素电负性数值越大,其第一电离能越高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8.
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等体积pH同为3的酸HA和酸HB与足量Zn反应,酸HA放出氢气多
酸性:HA>HB
B
等浓度的Na2SO4溶液的pH小于Na2CO3溶液的pH
非金属性:S>C
C
电解同浓度的A2+ 和B2+ 硝酸盐的混合溶液,A先析出
金属性:A>B
D
由M、N与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M上产生大量气泡
金属性:M>N
 
A.AB.BC.CD.D
9.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导电性会发生变化。下列图示中,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趋势与实验过程相符合的是
A.向CH3COOH溶液中逐渐通入NH3至过量
B.向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至过量
C.向Ba(OH)2溶液中滴入等浓度的硫酸至过量
D.向NaAlO2溶液中滴入等浓度的盐酸至过量

3.选择题(共1题)

10.Our country is{#blank#}1{#/blank#}(grow) stronger and stronger.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