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
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则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
C.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
D.向KI 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氯水和适量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3.
合理使用仪器、恰当存放药品是化学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保障。下列“使用方法”与对应的“应用举例”不相符的是
| 使用方法 | 应用举例 |
A | 验纯后加热 | CO 还原 Fe2O3 |
B | 振荡分液漏斗后放气 | CCl4 萃取溴水中的 Br2 |
C | 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 Cu、浓 H2SO4制 SO2 |
D | 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 | Na 块 |
A.A | B.B | C.C | D.D |
4.
以下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A.先加入BaCl2 溶液,再加入足量H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C.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 NH4+ |
D.先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5.
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③均观察到实验现象: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③均观察到实验现象: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原因是硝酸被还原为NO2 |
B.由③的现象可得出结论:Cu可与稀硫酸反应 |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2NO3-+8H+=== 3Cu2++2NO↑+4H2O |
D.③中可能产生SO2 |
6.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第①步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粗盐溶解 |
B.第⑤步操作是过滤 |
C.在第②③④⑥步通过加入化学试剂除杂,加入试剂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 |
D.除去MgCl2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
7.
验证Fe3+与Fe2+能够相互转化。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按下列顺序实验 | 对应现象 |
①向FeCl3溶液加入少量铁粉 ②滴加KSCN溶液 ③再滴加几滴氯水 | ⅰ.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ⅱ.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溶液变红 |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解释现象ⅰ的反应 2Fe3+ + Fe =3Fe2+ | B.实验②与③可以调换顺序 |
C.溶液变红涉及到反应Cl2 + 2Fe2+=2Cl- + 2Fe3+ | D.比较氧化性:Cl2>Fe3+>Fe2+ |
8.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
B.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制造指南针的磁性物质是Fe3O4 |
C.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不相同 |
D.CaO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 CaO 是电解质 |
2.选择题- (共1题)
3.实验题- (共3题)
11.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金属铜和一种氧化物。用下图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
(3)实验时在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实验时在 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无色液体,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检验该 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 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
(3)实验时在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实验时在 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无色液体,D 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检验该 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
12.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 Cl2,并进行检验 Cl2性质的实验装置。其中 D 瓶中放有干燥的红色布条;E 中为铜网,E 右端出气管口附近为棉球。试回答:

(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制得 2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为______mol。
(2)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一般在 B 瓶中加入_____; 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
(3)D 中现象为_______。
(4)F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制得 2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为______mol。
(2)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一般在 B 瓶中加入_____; 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
(3)D 中现象为_______。
(4)F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13.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 1.00 mol·L-1的 NaOH 溶液 500 mL,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填序号)。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b.用蒸馏水洗涤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要摇匀e.用 500 mL 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 480 mL 溶液f.当用容量瓶配制完溶液后,可用容量瓶存放配制的试剂
(2)请补充完整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 NaOH 固体_____g(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③溶解;
④冷却并转移;
⑤洗涤并转移;
⑥______;
⑦摇匀。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量筒、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填字母)。
(1)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填序号)。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b.用蒸馏水洗涤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要摇匀e.用 500 mL 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 480 mL 溶液f.当用容量瓶配制完溶液后,可用容量瓶存放配制的试剂
(2)请补充完整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 NaOH 固体_____g(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③溶解;
④冷却并转移;
⑤洗涤并转移;
⑥______;
⑦摇匀。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量筒、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填字母)。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面 |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