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下列有色溶液褪色原理相同的是
①SO2使品红溶液褪色;②Cl2使品红溶液褪色;③Na2O2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④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①SO2使品红溶液褪色;②Cl2使品红溶液褪色;③Na2O2加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④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2.
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中可能是


A.甲是浓硫酸,乙是浓氨水 |
B.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可能是阴离子 |
B.含有不溶性杂质的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最多使用两次 |
C.饱和FeCl3滴入沸水并稍微加热,得到的是带正电的氢氧化铁胶体 |
D.非金属单质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元素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 |
4.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正确的是
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说明该溶液中无NH4+ |
C.向某溶液中滴加硫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该溶液中有SO32- |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CCl4无现象,滴加氯水后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I- |
6.
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2)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3)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色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1)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2)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3)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色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CO32- | B.一定有SO42- |
C.不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 | D.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
7.
用25mL18.4mol/L的浓硫酸与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稀释到100 mL,所得溶液中SO42-浓度为3mol/L,则此时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 | B.1.6 mol/L | C.1.8 mol/L | D.3mol/L |
8.
下列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结论 |
A | AlCl3 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Al(OH)3 能溶于强碱溶液 |
B | 铝、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 | 铝比镁更活泼 |
C | 铝箔用酒精灯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 铝单质熔点高 |
D |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加稀HCl溶解,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 反应后固体中不含+3价的铁 |
A.A | B.B | C.C | D.D |
9.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
B.显酸性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
C.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
D.含磷洗涤剂易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
2.实验题- (共3题)
10.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I.(1)海水中所得粗盐中通常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了得到精盐,下列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BaCl2→Na2CO3→NaOH→HCl B.NaOH→BaCl2→Na2CO3→HCl
C.BaCl2→NaOH→Na2CO3→HCl D. Na2CO3→NaOH→BaCl2→HCl
(2)为了检验精盐中是否含有SO42-,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

(1)灼烧过程中,需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______。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蒸发皿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
(3)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氧化剂也可以用H2O2,将等物质的量的I-转化为I2,所需Cl2和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海藻提取碘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含碘的有机溶剂呈现紫红色
B.操作③中先放出下层液体,然后再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C.操作④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以下但不能触碰到蒸馏烧瓶的底部
I.(1)海水中所得粗盐中通常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了得到精盐,下列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BaCl2→Na2CO3→NaOH→HCl B.NaOH→BaCl2→Na2CO3→HCl
C.BaCl2→NaOH→Na2CO3→HCl D. Na2CO3→NaOH→BaCl2→HCl
(2)为了检验精盐中是否含有SO42-,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

(1)灼烧过程中,需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______。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蒸发皿
A.酒精灯 | B.三脚架 |
(3)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氧化剂也可以用H2O2,将等物质的量的I-转化为I2,所需Cl2和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海藻提取碘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含碘的有机溶剂呈现紫红色
B.操作③中先放出下层液体,然后再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C.操作④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伸入液面以下但不能触碰到蒸馏烧瓶的底部
11.
某化学小组模拟喷泉实验原理并探究NH3的有关性质。实验过程如下,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活塞f。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本实验得到NH3的哪些性质_______
(2)下列可以产生类似现象的组合为____________
(3)同温同压下,分别充满①NO2②NH3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圆底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①_____②(填“<”“>”或“=”)
(4)实验室制备氨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_____(“能”或“不能”)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备纯净的氨气,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本实验得到NH3的哪些性质_______
(2)下列可以产生类似现象的组合为____________
| a(干燥气体) | b(液体) | |
A | NO | 水 | |
B | CO2 | 4mol/LNaOH溶液 | |
C | Cl2 | 饱和NaCl溶液 | |
D | NH3 | 1mol/L盐酸 | |
(3)同温同压下,分别充满①NO2②NH3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圆底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①_____②(填“<”“>”或“=”)
(4)实验室制备氨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_____(“能”或“不能”)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备纯净的氨气,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SO2是常见的硫氧化物,在化工、生活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I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1)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性
(3)⑤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1)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性
(3)⑤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 现象 |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 |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
过滤,测漂粉精的pH |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
![]() |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
(1)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