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CuSO4溶液是中学化学及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试剂。
(1)某同学配制CuSO4溶液时,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该同学利用制得的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图一是根据反应Zn+CuSO4=Cu+ZnSO4设计成的锌铜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乙是_______(填“ZnSO4”或“CuSO4”) 溶液; Cu极的电板反应式是_______。

②图二中,Ⅰ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Ⅱ中实现铁上镀铜,则a 处通入的是_______(填“CH4”或“O2” ),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若只把Ⅱ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Ⅱ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液换为含有0.04molCuSO4和0.04molNaCl的混合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的气体为672mL (标准状况下) 时,溶液的pH=_______(假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1)某同学配制CuSO4溶液时,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该同学利用制得的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图一是根据反应Zn+CuSO4=Cu+ZnSO4设计成的锌铜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乙是_______(填“ZnSO4”或“CuSO4”) 溶液; Cu极的电板反应式是_______。


②图二中,Ⅰ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Ⅱ中实现铁上镀铜,则a 处通入的是_______(填“CH4”或“O2” ),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若只把Ⅱ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Ⅱ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液换为含有0.04molCuSO4和0.04molNaCl的混合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的气体为672mL (标准状况下) 时,溶液的pH=_______(假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2.推断题- (共1题)
2.
某些烃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属于比例模型的是_______(填“甲”、“乙”、“丙”、“丁”或“戊”,下同)。
(2)表示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4) C10H14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

回答下列问题:
(1) 属于比例模型的是_______(填“甲”、“乙”、“丙”、“丁”或“戊”,下同)。
(2)表示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4) C10H14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
3.单选题- (共9题)
3.
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用氯化钠电解法生成ClO2的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图, 发生器内电解生成Cl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气体是氯气,b气体是氢气 |
B.氯化钠电解槽内每生成2 mol a气体,转移2mol e- |
C.ClO2发生器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O3- + 12H+ + 10e-![]() |
D.为使a、b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每生产1molClO2需要补充56L(标准状况)b气体 |
4.
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池均为1 mol·L–1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先闭合K1,断开K2。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形成浓差电池,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提示:Ag+ 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闭合K1,断开K2后,A电极增重
B.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中Ag+浓度增大
C.断开K1,闭合K2后,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断开K1,闭合K2后,NO3–向A电极移动

A.闭合K1,断开K2后,A电极增重
B.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中Ag+浓度增大
C.断开K1,闭合K2后,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断开K1,闭合K2后,NO3–向A电极移动
5.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H2O![]() |
B.HS- 的水解方程式:HS-+H2O![]() |
C.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
D.AlCl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2Al3++3CO32-=Al2(CO3)3↓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盐酸标准溶液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实验中,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会使测定值偏高 |
B.将地下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用来保护钢管 |
C.已知在101KPa下,1g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 △H=-484 kJ·mol-1 |
D.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表示稀H2SO4与K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2KOH(aq)=K2SO4(aq)+2H2O(l)△H=-114.6kJ·mol-1 |
10.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配制Fe(NO3)2 溶液 | 将一定质量的Fe(NO3)2 固体先溶解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 |
B | 证明Ksp(AgI)<Ksp(AgCl) | 向10滴0.1mol·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氯化钠溶液,再滴加1mL0.1mol·L-1K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 |
C | 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 |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
D | 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水解引起的 |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