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彝良县民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016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5

1.综合题(共1题)

1.
小明很喜欢化学实验课,今天要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1)实验前小明预测Fe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过氧化氢溶液、锌粒、铜片、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新制氯水。
①若小明计划在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滴入新制氯水,探究Fe2的还原性,你预计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为________色。
②实验中,小明发现现象不太明显,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可以通过检验Fe2被氧化的产物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_________滴入小明所得的混合液中,并通过溶液出现______色的现象,证明小明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
③对于证明Fe2具有氧化性,小明认为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并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实际上Fe2的还原性较强,实验室的氯化亚铁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______,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2题)

2.
为了火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NH4NO3 ②(NH4)2SO4 ③食盐 ④油漆 ⑤汽油 ⑥黑火药 ⑦生石灰,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火车的是
A.③④⑤⑥⑦B.①②⑦C.①④⑤⑥D.①④⑦
3.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的浓硫酸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
A.若②为浓盐酸;产生大量气体产生;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B.若②为铜片;有气泡产生,底部生成灰白色固体;说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C.若②为蓝色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
D.若②为蔗糖;白色固体变为黑色海绵状,有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氧化性
4.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操作及原理中正确的组合是 (  )
①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CO2 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 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
5.
下图所示四种化学实验操作的名称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分别为(  )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6.
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只有SO2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
7.
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能与水蒸气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装该实验装置用到的玻璃仪器可仅为1个酒精灯、1支大试管和导气管
B.可通过加热湿棉花产生水蒸气
C.可将产物之一通入肥皂液中用燃烧法检验
D.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可立即用磁铁将剩余铁粉分离出来
8.
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
9.
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C.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并加垫石棉网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D.在三脚架上放置泥三角,将蒸发皿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热
10.
下列气体中,无色有毒、能污染大气,能用碱液吸收的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氯气
1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
A.铝合金的密度小,硬度大,可用作建筑材料
B.食品工业中用Na2CO3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
D.明矾能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12.
氧化钙常用做食品干燥剂,其俗称为(  )
A.熟石灰B.苛性钠C.生石灰D.石灰石
13.
最简单的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属于(  )
A.盐B.酸C.电解质D.混合物

3.实验题(共3题)

14.
粗盐中常含有少量的泥沙及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粗盐的提纯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 ② ③
(1)请写出图中各步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实验操作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①②③中都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它在③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精盐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某学生计划用12 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 mol·L-1的稀盐酸4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不必使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托盘天平B.量筒C.容量瓶D.250 mL烧杯   E.胶头滴管 F. 500 mL试剂瓶
(2)除上述仪器中可使用的以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在该实验中的用途是______。
(3)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 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________。
(4)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______________。
16.
(13分)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一定有  ,可能有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上述白色沉淀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3)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
说明Fe2+ 具有 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 ,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