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16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5

1.综合题(共2题)

1.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其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都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下列方法可处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1) 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ΔH="Q" kJ/mol。
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min
浓度/mol/L
0
10
20
30
NO
1.00
0.58
0.40
0.40
N2
0
0.21
0.30
0.30
CO2
0
0.21
0.30
0.30
 
①0~10 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
②若30 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2∶1∶1,则Q_____________ (填“>”、“=”或“<”) 0。
(2) 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甲所示。

①由图甲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已知 NH3氧化时发生如下反应:
4NH3(g)+5O2(g) = 4NO(g)+6H2O(g) ΔH1=-907.28 kJ·mol-1
4NH3(g)+6NO(g)=5N2(g)+6H2O(g) ΔH2=-1811.63kJ·mol-1
则氨气被氧化为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是不同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氮率,由图可知工业选取的最佳催化剂及相应的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烟气中的SO2可用某浓度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SO3和NaHSO3混合溶液,若所得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c(Na+)=__________________(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4) 某研究小组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将得到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其中阴阳膜组合电解装置如图丙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①a表示_______(填“阴”或“阳”)膜。A-E分别代表原料或产品,其中C为稀硫酸,则A为____________溶液(填写化学式)。
②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机化合物甲和G都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R1—CHO+R2—CH2—CHO(R1、R2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②D与A互为同系物;在相同条件下,D蒸气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39。
(1)A的分子式是____,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 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组峰,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
(4)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有____种。
(5)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6)设计实验检验E中的官能团(说明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
(7)G的同分异构体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与G相似,请以为原料设计它的合成路线(其他所需原料自选,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3.
以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C.电解过程中SO42—移向b极
D.a、b两极若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增白食品等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D.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这是利用他们的强氧化性
5.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YO4
B.它们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X>W
C.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X
D.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或1:2
6.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溶液变为黄色
氧化性:H2O2>Fe3
B
向5mL1mol/L NaOH溶液中滴加5滴1mol/L MgCl2溶液,然后再滴加足量的1mol/L CuCl2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产生蓝色沉淀
Ksp[Cu(OH)2]
>Ksp[Mg(OH)2]
C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2NO2(g)N2O4(g) ΔH<0
D
向一定量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乙二醇(HOCH2CH2OH)
溶液紫色褪去
乙二醇被氧化为乙二酸
 
A.AB.BC.CD.D

3.填空题(共2题)

7.
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份是MgO(占40%,质量分数),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1)实验中需要1 mol/L的硫酸800 mL,若用 98% 的浓硫酸(ρ=" 1.84" g/mL)来配制,量取浓硫酸需要使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填写选项字母)
A.10 mLB.20 mLC.50 mLD.100 mL
(2)加入的NaClO可与Mn2+ 反应:Mn2+ + ClO‾ + H2O = MnO2↓+ 2H+ + Cl‾,在该步骤中还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4)在“除钙”前,需检验滤液中Fe3+ 是否被除尽,简述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5)已知MgSO4、CaSO4 的溶解度(单位为 g/100 g 水)如下表:
温度(℃)
40
50
60
70
MgSO4
30.9
33.4
35.6
36.9
CaSO4
0.210
0.207
0.201
0.193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Ⅰ”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便得到了MgSO4∙7H2O  .
8.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 MnO4+ ____ H2C2O4+ ____ H+  ____ Mn2++ ____CO2↑ + ____ 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忽略草酸的升华,且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据此回答:
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 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简单表述)。
(5)以上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