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化学式为C2H6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A+Na→慢慢产生气泡
A+CH3COOH
有香味的产物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可作出的判断是 ______.
(2)含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作 ______.
(3)A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A与CH3CO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分子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是B分子的球棍模型和A分子的比例模型,若A和B的关系是同系物,则B的结构简式 ______.
A+Na→慢慢产生气泡
A+CH3COOH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可作出的判断是 ______.
A.一定含有-OH | B.一定含有-COOH | C.A为乙醇 | D.A为乙醛 |
(3)A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A与CH3CO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分子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加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是B分子的球棍模型和A分子的比例模型,若A和B的关系是同系物,则B的结构简式 _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2.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Y、Z两种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N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W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四种元素的所有化合价中,最低负化合价为________价,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价。
(3)甲和乙分别是由W、X、Y、Z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化合物甲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其化学式为________;化合物乙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化学式为________。
(4)HYO3的酸性比HWO强,有人据此认为Y的非金属性强于W,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________。

已知Y、Z两种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N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W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四种元素的所有化合价中,最低负化合价为________价,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价。
(3)甲和乙分别是由W、X、Y、Z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化合物甲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其化学式为________;化合物乙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化学式为________。
(4)HYO3的酸性比HWO强,有人据此认为Y的非金属性强于W,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________。
3.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1)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2=__________。
(2)实验①、②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4)利用实验1中的数据,计算用KMnO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 实验温度 |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0.6mol/L H2C2O4溶液 | H2O | 3mol/L 稀H2SO4溶液 | 0.05mol/L KMnO4溶液 | |||
① | 25 | 3.0 | V1 | 2.0 | 3.0 | 1.5 |
② | 25 | 2.0 | 3.0 | 2.0 | 3.0 | 2.7 |
③ | 50 | 2.0 | V2 | 2.0 | 3.0 | 1.0 |
(1)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2=__________。
(2)实验①、②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4)利用实验1中的数据,计算用KMnO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 实验温度/℃ |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 再向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 |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 |||
0.6mol/L H2C2O4溶液 | H2O | 3mol/L 稀H2SO4溶液 | 0.05mol/L KMnO4溶液 | ||||
④ | 25 | 2.0 | 3.0 | 2.0 | 3.0 | MnSO4 | t |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单选题- (共15题)
4.
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判断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CH3-CH2-CH3和 CH3-CH2-CH2-CH3 | B.NO和CO |
C.CH3-CH2OH和 CH3-O-CH3 | D.红磷和白磷 |
5.
有机反应类型较多,形式多样。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①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②CH2=CH2+H2O
C2H5OH
③CH4+Cl2
CH3Cl+HCl
④
+3H2

①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②CH2=CH2+H2O

③CH4+Cl2

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乙烯的加成,还是乙烷的取代反应都可制得氯乙烷 |
B.使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可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杂质 |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 |
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 |
7.
将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试管中并倒置于水槽里,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瓶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 |
B.此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氯甲烷 |
C.瓶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 |
D.试管中液面上升 |
8.
将1molCH4和适量的O2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CH4和O2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101kPa,120℃),总质量为72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不能被完全吸收 |
B.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浓硫酸增重18g |
C.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g.mol-1![]() |
D.反应中消耗O2 56g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大小相当 |
B.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远大于化学键,是一种很强的作用力 |
C.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
D.分子内部的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而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左边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
B.Na、Mg、A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
C.F、Cl、Br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
D.NaOH、KOH、Mg(OH)2的碱性依次减弱 |
11.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
D.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
12.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且其中一种为地壳中最多的元素,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简单离子半径:W<X<Z |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
13.
下列有关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静电作用 |
B.H和Cl形成的分子中存在的是极性共价键 |
C.氯化铵中没有金属元素,所以不是离子化合物 |
D.11号与9号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
15.
下列相关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设计 | 预期目的 |
A |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 | 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两支试管(密封)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 |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C | 用MgCl2和AlCl3分别与过量氨水反应 | 探究Mg、Al的金属性强弱 |
D | 往盛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 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
A.A | B.B | C.C | D.D |
16.
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 材料 | 主要化学成分 |
A | 普通水泥、普通玻璃 | 硅酸盐 |
B | 刚玉、金刚石 | 三氧化二铝 |
C | 天然气、可燃冰 | 甲烷 |
D | 光导纤维、石英 | 二氧化硅 |
A.A | B.B | C.C | D.D |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B.海水晒盐的过程发生复分解反应 |
C.从海水中提取铀等微量元素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方向之一 |
D.将明矾加入海水中静置过滤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