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 (K2Cr2O7),其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热水洗涤固体A,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___________(填“I”“Ⅱ”或“Ⅲ”)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降低。
(4)测定产品中K2Cr2O7含量的方法如下:称取产品试样2.500 g 配成250 mL溶液,用移液管取出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 mL 2 mol·L-l H2SO4溶液和足量KI溶液(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置于暗处5 min,然后加入100 mL蒸馏水、3 mL 淀粉指示剂,用0.1200 mol·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已知I2+ 2S2O32-=2I-+S4O62-)。
①酸性溶液中KI 与K2Cr2O7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中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00 mL,则所得产品中重铬酸钾的纯度为__________%( 保留2 位小数,设整个过程中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


(1)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热水洗涤固体A,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___________(填“I”“Ⅱ”或“Ⅲ”)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降低。
(4)测定产品中K2Cr2O7含量的方法如下:称取产品试样2.500 g 配成250 mL溶液,用移液管取出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 mL 2 mol·L-l H2SO4溶液和足量KI溶液(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置于暗处5 min,然后加入100 mL蒸馏水、3 mL 淀粉指示剂,用0.1200 mol·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已知I2+ 2S2O32-=2I-+S4O62-)。
①酸性溶液中KI 与K2Cr2O7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中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00 mL,则所得产品中重铬酸钾的纯度为__________%( 保留2 位小数,设整个过程中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
2.单选题- (共9题)
2.
已知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B. 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C. 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 元素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
A.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B. 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C. 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 元素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
3.
某镍冶炼车间排放的漂洗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i2+和Cl-,图甲是双膜三室电沉积法回收废水中的Ni2+的示意图,图乙描述的是实验中阴极液pH值与镍回收率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 |
B.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
C.阴极液 pH=1时,镍的回收率低主要是有较多的H2生成 |
D.浓缩室得到1 L 0.5mol/L的盐酸时,阴极回收得到11.8g镍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3)3CCH2CH3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
5.
有机玻璃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合成原理如下:
(MM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物质X为CO2
B.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MMA和甲醇
C.
、
均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D. MMA与H2反应生成Y,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①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物质X为CO2
B. 可用分液漏斗分离MMA和甲醇
C.


D. MMA与H2反应生成Y,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Y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6.
某同学在常温下设计以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说明Na2S2O3溶液中水电离的c(OH-)=10-8mol·L-1 |
B.Na2S2O3溶液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S2O32-+2H2O![]() |
C.生成的沉淀B可能是BaSO3或BaSO4,要进一步确认还需加入稀硝酸验证 |
D.实验②说明Na2S2O3具有还原性 |
7.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甲可分别制取少量CO2、CO和SO2 |
B.洗涤沉淀时(见图乙),向漏斗中加入适量水至浸没沉淀并滤干,重复2-3次 |
C.用图丙所示装置除去HCl中的少量CO2 |
D.用图丁装置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
8.
以硅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CuSiO3·2H2O,含SiO2、FeC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uCl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SOCl2+H2O
SO2↑+2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 SOCl2+H2O

A.“酸浸” 时应该用盐酸溶解硅孔雀石粉 |
B.“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 |
C.“调pH”时,pH需控制在碱性区域,保证铁元素全部以Fe(OH)3形式除去 |
D.“加热脱水”时,加入SOCl2的目的是生成的HCl抑制CuCl2的水解 |
9.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 mol·L-1NaClO溶液和0.1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 溶液中含有Fe2+,不含Fe3+ |
C |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Na2O2已经变质 |
D | 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 | Ksp(AgCl)<Ksp(Ag2CrO4) |
A.A | B.B | C.C | D.D |
10.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薪柴之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可增强肥效。 |
B.玻璃钢和压电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C.“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不同 |
D.《泉州府志》: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 |
3.实验题- (共1题)
11.
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又称海波,呈无色透明状,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常用作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定量分析中的还原剂。
Ⅰ.Na2S2O3·5H2O的制备
Na2S2O3·5H2O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亚硫酸钠法是工业和实验室中的主要方法:Na2SO3+S+5H2O
Na2S2O3·5H2O
制备过程如下:
①称取12.6g Na2SO3于100mL烧杯中,加50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②另取4.0g硫粉于200mL烧杯中,加6mL乙醇充分搅拌均匀将其润湿,再加入Na2SO3溶液,隔石棉网小火加热煮沸,不断搅拌至硫粉几乎全部反应。
③停止加热,待溶液稍冷却后加2g活性炭,加热煮沸2分钟(脱色)。
④趁热过滤,得滤液至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后,称重,计算产率。
(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趁热过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格处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洗涤过程中,为防止有部分产品损失,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中除Na2S2O3和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生成该杂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1.00g产品(硫代硫酸钠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48 g·mol−1),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 I2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S4O62-+2I−,记录数据如下:
(5)计算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数据的合理解释可能是__________(不考虑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
Ⅲ.产品的应用
(6)Na2S2O3 常用于脱氯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Na2S2O3·5H2O的制备
Na2S2O3·5H2O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亚硫酸钠法是工业和实验室中的主要方法:Na2SO3+S+5H2O

制备过程如下:
①称取12.6g Na2SO3于100mL烧杯中,加50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②另取4.0g硫粉于200mL烧杯中,加6mL乙醇充分搅拌均匀将其润湿,再加入Na2SO3溶液,隔石棉网小火加热煮沸,不断搅拌至硫粉几乎全部反应。
③停止加热,待溶液稍冷却后加2g活性炭,加热煮沸2分钟(脱色)。
④趁热过滤,得滤液至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后,称重,计算产率。
(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趁热过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格处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洗涤过程中,为防止有部分产品损失,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中除Na2S2O3和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生成该杂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1.00g产品(硫代硫酸钠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48 g·mol−1),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 I2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S4O62-+2I−,记录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1 | 0.30 | 21.32 |
2 | 0.36 | 22.56 |
3 | 0.10 | 21.08 |
(5)计算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数据的合理解释可能是__________(不考虑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
Ⅲ.产品的应用
(6)Na2S2O3 常用于脱氯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