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同学为验证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I. (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淡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II.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 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 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混合溶液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应用______溶液除去。
I. (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淡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II.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 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 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混合溶液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应用______溶液除去。
2.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查阅资料可知:
①2NO+Na2O2=2NaNO2;2NO2+Na2O2 =2NaNO3。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
(1)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写出NO被酸性KMnO4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可知:
①2NO+Na2O2=2NaNO2;2NO2+Na2O2 =2NaNO3。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
(1)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写出NO被酸性KMnO4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3.
下列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性质,错误的是
A.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 B.半径:K+>Al3+>S2->C1- |
C.氧化性: C12>S>Se>Te | D.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
4.
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是半径最小的原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
B.元素X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
5.
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 | ![]() | ![]() | ![]() |
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验证非金属性:Cl>C>Si | 实验室制氨气 | 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A.A | B.B | C.C | D.D |
6.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
B.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
8.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
C.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逐渐溶解 |
D.纯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速率较慢,如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速率加快 |
9.
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2HgO![]() | B.2Al+3MnO2![]() |
C.2MgO![]() | D.3CO+Fe2O3![]() |
10.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普通钢中加入镍、铬等多种元素可炼成不锈钢 |
B.硬铝、青铜、金箔都属于合金,合金的性能一般优于纯金属 |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1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②_________;⑪_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⑨与元素⑩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⑨的单质和⑩的单质状态不同
b. ⑩的氢化物比⑨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⑨和⑩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⑩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②的气态氢化物与HC1在空气中相遇有白烟生成,写出白烟对应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②_________;⑪_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⑨与元素⑩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⑨的单质和⑩的单质状态不同
b. ⑩的氢化物比⑨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⑨和⑩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⑩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②的气态氢化物与HC1在空气中相遇有白烟生成,写出白烟对应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