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0939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综合题(共2题)

1.
Ⅰ. 有下列10种有机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属于芳香烃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醇类的是 __
(3)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一个峰的是 __
(4)有机物②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__
(5)有机物④的最简单同系物的结构简式是   
Ⅱ.(5分)(1)烃()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
(2)下列有机物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是    
A.CH3-CH2-Cl B.CH3CHO C.CH2="CHBr " D.CH3CH3
(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乙烯   B.乙炔 C.苯   D.乙苯
(4)下列四种有机物分子式都是C4H10O,其中不能被氧化为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______。

A.① 和②   B.② 和③ C.③ 和④ D.① 和④
Ⅲ.(5分)由乙烯和其它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其合成过程如下:

⑴写出C的结构简式   
⑵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B:
B+D→E:
2.
(1)某肉制品包装上印有相关配料:精选瘦肉、食盐、胭脂红、苯甲酸钠。其中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_,属于着色剂的是__________,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___。
(2)亚硝酸钠有毒,其外观和咸味与食盐很相似,因此要防止因误食亚硝酸钠而发生事故。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性质
亚硝酸钠
氯化钠
1.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
微热时分解为NO和NO2
微热时不分解
2.熔点
271℃
801℃
3.室温时的溶解度
约80g
约35g
 
①请根据表中信息设计一种鉴别NaNO2和NaCl的方法,写出简单的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碘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_________(选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③食盐中加入碘元素能有效防止缺碘引起的疾病。以前在食盐中加入碘化钾(KI),放置一年后,碘流失约92%。现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在相同条件下碘仅损失约7%。食盐中加入碘化钾的碘损失率高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碘化钾被氧化,造成碘化钾的碘损失率高。
b.碘化钾升华,造成碘化钾的碘损失率高。
c.碘化钾与食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造成碘化钾的碘损失率高。
④萃取碘水中的碘时,一般选用的试剂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
A.酒精B.四氯化碳C.乙酸
⑤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KI+KIO3+ 6HCl ="=" 6KCl + 3I2 + 3H2O,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已知碘酸钾受热易分解,你认为在用碘酸钾加碘盐进行烹饪时应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⑶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①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_(写名称),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②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氨基(—NH2)和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人体中共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自身_____(填“能”或“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③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5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B.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即可制取乙酸乙酯
C.葡萄糖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D.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
4.
下列几种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可以用来保存粮食、水果
B.福尔马林稀溶液可用于各种水产品保鲜
C.二氧化硫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5.
现有19.7 g由Fe、FeO、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 mL 2.00 mol·L-1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 L。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 mol·L-1的NaOH溶液体积是
A.600B.300C.800D.900
6.
节能减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自2008年6月1日起,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B.包装盒、快餐盒等全部用聚苯乙烯生产,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C.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D.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7.
绿色化学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以下反应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B.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反应制一氯甲烷
C.铜和浓硝酸反应制硝酸铜D.用铜作催化剂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3.选择题(共4题)

8.

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3,0,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坐标为(1,-1),则E的方程为  (  )

9.

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l与抛物线在第一、四象限分别交于A,B两点,则AFBF等于(     )

10.“到十七世纪中期,它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这个马车夫在全盛时期曾得意洋洋地宣称:挪威是他们的森林;……普鲁士和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材料中的“马车夫”指的是
11.“这种体制缺陷非常明显,首先抑制了微观个体在经济上的活力,用阶级斗争观把人归类在户籍制和单位制下,重新建构了社会‘分’的结构,而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又缺乏利益激励机制,整个社会在宏观上陷入经济停滞。”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的是

4.实验题(共1题)

12.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曾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I.将m1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

II.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处理。

[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III.测定铁元素的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上述装置中,甲瓶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
(2)向乙瓶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中除了可以用H2O2溶液作为氧化剂,还可以加入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水②浓H2SO4 ③HNO3 ④Fe2(SO4)3
(3)该黄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4)III的步骤②中,若选用铁粉作还原剂,你认为合理吗?并说明理由。(如合理,则此空不填)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_____(如合理,则此空不填)。
(5)若要测定铁元素的含量,则步骤III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