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0073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A、B、C、 D、E都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A和 C属同族元素,且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原子中半径最小的;
②A和B能形成组成为A2B和A2B2的两种化合物;
③D元素原子所形成的离子在同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中半径是最小的;且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_。D元素是_________。E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化合物A2B2的所含化学键______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3)B和E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2.
下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A.红磷和白磷B.甲烷和乙烷C.D.K和K+
3.
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混和,生成的二氯代物有几种()
A.2种B.3种C.4种D.5种
4.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依次通过下列哪组洗气瓶()
A.溴水,浓H2SO4B.澄清石灰水,浓H2SO4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H2SO4D.浓H2SO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5.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
B.含4 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NA个氯分子
C.1mol异丁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13NA
D.7.8gNa2O2晶体中所含离子的总数为0.2NA

3.选择题(共5题)

6.

据CCTV报道:今年5月29日,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客车的司机吴斌,被前方突然飞来一小物块击破挡风玻璃后击中腹部。他整个肝脏碎裂,却以超人的意志力忍着剧痛,完成了靠边停车等保障安全的一系列动作,保证了25名乘客安全,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飞来的物块使吴师傅致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7.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9.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0.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4.多选题(共2题)

11.
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C4H10)气体,电池的总反应是:
2C4H10+ 13O2→ 8CO2+ 10H2O,电解质溶液是稀H2SO4溶液。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解质溶液中,SO42-由负极移向正极
B.丁烷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 4e- + 4H+= 2H2O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 26e-+ 8H2O = 4CO2+ 26 H+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B.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C.非金属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D.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5.实验题(共1题)

13.
20.6gNH4HCO3和NaHSO3的干燥粉状混合物,用加热分解的实验方法来测定NH4HCO3的质量分数。已知:NaHSO3加热时会产生SO2。根据下图所示的仪器和所盛试剂填空:

(1)按照气流由左→右的方向连接仪器的顺序(用a~h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E装置中放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A和E装置中都用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C瓶中溶液颜色有变化,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__________。
(5)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