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0660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0/8/13

1.综合题(共1题)

1.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完成下列各题:

(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其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____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b.1 mol乙烯基乙炔能与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4)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增塑剂G。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④
(2)写出反应条件:反应③ 反应⑥
(3)反应②③的目的是: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5)B被氧化成C的过程中会有中间产物生成,该中间产物可能是   (写出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检验该物质存在的试剂是
(6)写出G的结构简式

3.计算题(共1题)

3.
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有氧化钾(K2O)、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多种化合物。
(1)钾和硝酸钾反应可制得K2O(10K+2KNO3→6K2O+N2),39.0g钾与10.1g硝酸钾充分反应生成K2O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某过氧化钾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氧)为0.28,则样品中K2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L(标准状况)CO2和KO2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8.8L (标准状况),计算反应消耗的KO2的质量________
(4)KO2加热至600℃部分分解得到产物A。6.30g产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并产生氧气1.12L(标准状况),试确定产物A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之比。如果产物A只含有两种化合物,写出所有可能的化学式并计算A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选择题(共7题)

4.

{#mathml#}x{#/mathml#}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mathml#}x{#/mathml#}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mathml#}x{#/mathml#}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5.

{#mathml#}x{#/mathml#}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mathml#}x{#/mathml#}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mathml#}x{#/mathml#}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6.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    )

7.固定化脂肪酶的方法一般是:将酶液和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用注射器滴到一定浓度CaCl2溶液中,25℃静置固化2h,过滤洗涤,再加入到戊二醛溶液中25℃交联2h,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就可得到颗粒状固定化脂肪酶。兴趣小组对固定化酶的性质和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纵坐标为酶活力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a为游离酶,b为固定化脂肪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8.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9.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气
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要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10.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气
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要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5.单选题(共4题)

11.
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
D.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
12.
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B.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1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对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14.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

6.多选题(共1题)

15.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Cl-可能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7.填空题(共1题)

16.
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KCl外,还需要 等原料
(2)写出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过滤Ⅰ操作所得固体中,除CaCO3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等物质,该固体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
(4)过滤Ⅰ操作所得滤液是(NH4)2SO4溶液。检验滤液中含有CO32的方法是:
__________   
(5)已知不同温度下K2SO4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量如下表:
温度(℃)
0
20
60
K2SO4溶解的量(g)
7.4
11.1
18.2
 
60℃时K2SO4的饱和溶液591g冷却到0℃,可析出K2SO4晶体 g
(6)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
A、熔点较低(29℃熔化) b、能导电 c、能制冷 d、无毒
(7)上述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