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化合物A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产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A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A可发生如下图示的反应。

试写出:
(1)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D__________;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A→E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
A→F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

试写出:
(1)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D__________;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A→E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
A→F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3.选择题- (共5题)
7.小伟和小欣玩一种抽卡片游戏:将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写有1,2,3,4的四张卡片背面向上洗匀后,小伟和小欣各自随机抽取一张(不放回).将小伟的数字作为十位数字,小欣的数字作为个位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如果所组成的两位数为偶数,则小伟胜;否则小欣胜.
4.填空题- (共2题)
12.
NO是污染大气的有毒气体,为了消除NO的污染,可将它跟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一种完全无污染的气态单质,该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这种单质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14.
为测定某卤代烃分子中所含有的卤原子的数目和种类,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量取该卤代烃液体11.4 mL;
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煮沸至液体不分层;
③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
④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并干燥;
⑥称取干燥后的沉淀的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若加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为浅黄色,则此卤代烃中的卤原子是_________;
(4)若所称干燥的沉淀的质量为37.6g,又知其卤代烃液体的密度是1.65g/cm3,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11.75倍。则该卤代烃的每一个分子中含卤原子的数目为______,该卤代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①量取该卤代烃液体11.4 mL;
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煮沸至液体不分层;
③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
④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并干燥;
⑥称取干燥后的沉淀的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若加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为浅黄色,则此卤代烃中的卤原子是_________;
(4)若所称干燥的沉淀的质量为37.6g,又知其卤代烃液体的密度是1.65g/cm3,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11.75倍。则该卤代烃的每一个分子中含卤原子的数目为______,该卤代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15.
无水CuSO4在强热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CuSO4
CuO + SO3↑
2SO3
2SO2↑+ O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利用D管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

实验步骤:
①称量反应前D管的质量。
②连接好装置,关闭K,加热硬质玻璃管A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待硬质玻璃管A冷却后,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④再称量D管,得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
(1)B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管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3,实验过程中发现B管的温度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上述方法实验,假设B、C、D对气体的吸收均完全,并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能否根据m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SO4

2SO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利用D管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

实验步骤:
①称量反应前D管的质量。
②连接好装置,关闭K,加热硬质玻璃管A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待硬质玻璃管A冷却后,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④再称量D管,得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
(1)B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管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3,实验过程中发现B管的温度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上述方法实验,假设B、C、D对气体的吸收均完全,并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能否根据m计算分解的无水CuSO4的质量?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