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SiO32-、NH4+、Fe2+、Fe3+、CO32-、SO4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能实现如下转化: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肯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于一支试管中,选择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加入X溶液中根据现象就可判般,则该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___①NaOH溶液,②酚酞试剂,③石蕊试剂,④pH试纸⑤KSCN溶液,⑥KMnO4溶液。
(____)气体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沉淀K的化学式为:_______,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步骤①所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要使步骤③中,D、H2O,O2三种物质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则D、H2O, 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肯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于一支试管中,选择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加入X溶液中根据现象就可判般,则该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___①NaOH溶液,②酚酞试剂,③石蕊试剂,④pH试纸⑤KSCN溶液,⑥KMnO4溶液。
(____)气体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沉淀K的化学式为:_______,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步骤①所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要使步骤③中,D、H2O,O2三种物质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则D、H2O, 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3题)
2.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I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物炅有高熔点 |
B | 钠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C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呈红色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 |
D |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未产生浅黄色沉淀 | CH3CH2Br未发生水鮮 |
A.A | B.B | C.C | D.D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
C.1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C3H6O3) |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
4.
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山于植物油发生了水解反应 |
B.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00,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 |
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
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 |
3.选择题- (共3题)
5.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当时如果 ‘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6.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当时如果 ‘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4.实验题- (共1题)
8.
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n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试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种沉淀;
假设二: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生成Cu(OH)2—种沉淀,则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生成的是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
(二)(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CuCO3, Cu(OH)2均不带结晶水;S(CuCO3)=1.46×10-4g,S(Cu(OH)2)=3.75×10-6g;若由此数据判断,假设_______是不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CuS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①过滤,②_______,③干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①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有:W1——样品的质量;W2——反应后装置B中残渣的质量;W3——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W4——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测定其组成,至少需要其中_____个数据,请将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中(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________。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种沉淀;
假设二: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生成Cu(OH)2—种沉淀,则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生成的是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
(二)(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CuCO3, Cu(OH)2均不带结晶水;S(CuCO3)=1.46×10-4g,S(Cu(OH)2)=3.75×10-6g;若由此数据判断,假设_______是不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CuS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①过滤,②_______,③干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①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有:W1——样品的质量;W2——反应后装置B中残渣的质量;W3——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W4——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测定其组成,至少需要其中_____个数据,请将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中(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