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第三周期元素A、B、C,其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有一种具有两性,且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则:
(1)指出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属于 晶体
(4)写出单质B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指出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属于 晶体
(4)写出单质B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计算题- (共1题)
2.
将10 g铁置于40 mL某浓度的硝酸中,再微热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1792 mL混合气体,溶液里还残留4.4 g固体(标准状况)。求:
(1)反应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混合气体的组成成分及其体积比
(1)反应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混合气体的组成成分及其体积比
3.单选题- (共1题)
3.
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a kJ·mol-1,H—H键的键能是b kJ·mol-1;由N2和H2合成1 mol NH3时可放出c kJ的热量。那么N—H 键的键能是
A.(a+3b-2c)/2 kJ·mol-1 | B.(a+3b+2c)/6 kJ·mol-1 [来源:学科网ZXXK] |
C.(a+3b-2c)/6 kJ·mol-1 | D.(a+3b+2c)/3 kJ·mol-1 |
4.选择题- (共2题)
5.填空题- (共1题)
6.
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如N3-、NH2-、N3-、NH4+、N2H5+、N2H6+等。已知N2H5+的形成过程类似于NH4+的形成过程,N2H5+在碱性溶液中将生成电中性的分子和水。试写出:
(1)该电中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
(2)N2H5+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3)1 mol N3-共有____mol 电子;
(4)写出两种非金属氧化物跟N3-电子数相同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1)该电中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
(2)N2H5+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3)1 mol N3-共有____mol 电子;
(4)写出两种非金属氧化物跟N3-电子数相同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7.
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部分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干燥管B中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填序号);
(4)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a L,干燥管D增重b g, 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NH3
①在图中方框内画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___________。

②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NaOH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干燥管B中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填序号);
|
(4)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a L,干燥管D增重b g, 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NH3
①在图中方框内画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___________。

②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